记者观察网山西11月28日电(杨晶 胡科杰)入冬以来,天气逐渐变凉,以肺炎支原体感染为主的儿童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自10月份以来,河津市人民医院儿科门诊、住院患儿数量急剧增多,持续高位。
面对门诊就诊及住院患儿骤增,河津市人民医院高度重视,院长李亚峰多次带队现场调研,深入一线指导协调工作,调动全部力量,全院上下团结一心,通过增加诊室、增派医护、增设输液椅、增加住院床位数等多项举措,最大限度进行资源整合,转换床位、优化流程,缓解儿科就诊压力,全面提升儿科服务能力。
科学调配人员,全力提升接诊效率。为应对儿科门诊就诊高峰,确保高峰时期医疗护理服务能力和质量安全,河津市人民医院实时监测儿科门诊每日就诊量,院领导科学研判、统筹协调,第一时间增加儿科门诊,同时在急诊科增设儿科午间、夜间诊室,延长了门诊诊疗时间;及时调配1名医生、2名护士上岗增援;优化处置流程,对患儿进行合理分流,保证来院就诊的患儿都能得到及时诊治。
扩充诊疗区域,提升患者就医感受。为缓解儿科病房紧张,医院统筹规划,在儿科病区对面的妇科病房增设儿科病床,给患儿提供更加舒适、良好的诊疗环境,极大缓解了儿科病区患儿病床紧张的现状。同时实行全院“一张床”管理,整合各科床位资源,动态进行床位调整。
合理利用有限空间,在急诊留观大厅开辟新的临时儿童治疗区域,增设输液设施,供患儿进行雾化、输液,改善高峰时期儿科门诊患儿输液椅位不足的情况,大大缓解了患儿治疗等候时间。
合理调配资源,提高诊疗保障效能。药剂科根据形势提前做好相关药品储备,保证儿科门诊、儿科病房可随时调配所需药品,同时增加窗口服务人员,提高取药效率,最大限度减少患儿家长排队取药时间。设备科对雾化器、输液设施等设备资源进行整合调配,检验科、影像科增加值班人员,对儿科患儿检查检验快速处理,保证报告出具时效。加强院感管理,增加对儿科及其他公共区域的消毒频次,进一步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全院多个科室通力合作,确保临床诊疗效率和质量,积极满足患儿及家长的需求。
惟其艰难,更显初心。连日来,医院儿科工作量成倍增长,虽然工作忙碌,但儿科医护人员为患儿提供的优质服务毫不松懈,上下一心,举全科之力倾心付出,用实际行动阐释了儿科医护人员高尚的医德和仁爱之心。河津市人民医院也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把儿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为儿童提供更安全、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