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稷山县职业中学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高度,把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放在构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大格局中去谋划,推动立德树人落实落细。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统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思政课程是主阵地、主渠道,课程思政是有机拓展、有效延伸,两者对于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至关重要,也对稷山县职业中学高水平发展起到强力助推的作用。从2021年11月15日起,稷山县职业中学以专业(学科)组为单位,以“中职课程如何有效融入思政元素”为课题,连续开展三期校本培训与主题教研活动,打通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紧密融合的“最后一公里”,对有效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学科)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问题,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最大限度催化两者的协同育人效应。
革故鼎新,守正创新。思政课程在守正创新中焕发生机。守正是创新的前提,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始终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 “两个维护”;创新是守正的发展,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将尊重客观规律性与激发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用好本校国防教育展馆和后稷农耕文化展馆资源,让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同频共振,教育引导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莲发藕生,必定有根。课程思政在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显性及隐性的思政元素融入中要自然贴切。课程思政实践育人,不是让专业课教师去讲思政课教师所讲的内容,而是从专业的视角把从思政课中挖掘出的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奉献社会等育人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之中,增强政治意识和价值引领,“润物细无声”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实现教书与育人有机统一,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同向同行,砥砺前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都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思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要求的关键课程,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要求的关键环节,要着力推动思政课程精品化、课程思政系统化,做到并行齐抓、深度融合。不断推进两者间的协调、开放、共享,形成最大育人合力,为处于“拔节孕穗期”学生插上“政治”“技术”双过硬的翅膀,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作者系稷山县职业中学教师 黄红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