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网山西4月25日电(徐雄飞)为推动运城市盐湖区解放路第三小学教育教学水平全面进步,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构建协同发展模式,助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充分发挥名校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提升全校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4月24日,盐湖区解放路第三小学与运城市人民路学校隆重举行了“校校对接、科科对接、师师对接”签约仪式。运城市人民路学校副校长王蕊绵以及语数英学科导师代表李月、张菁菁、王旭婷三位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共同见证这一开启教育合作新篇章的重要时刻。本次活动由解放路第三小学教学副校长马绵主持。
解放路第三小学老师闫亚娟执教的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短诗三首》,以小课题《小学高段现代诗歌仿写与改写提升语言表现力的实践探索》为切入点,结合新课程标准,深研文本,统整单元。闫亚娟用心设计,引导理解;联系生活,整体感知;建构任务群,提升素养。从课文诗篇入手,搭建支架,进行仿写。再交流创作密码,自由创作。活动步步推进,层级提升。学生在课堂中发现诗歌之美,创作诗歌之美,表达并展示诗歌之美,沉浸式体验诗歌带来的独特魅力。让诗歌真正走进了学生的生活,滋养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运城市人民路学校副校长王蕊绵对闫亚娟的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本节课重难点把握准确,教学内容主次分明,抓住关键,结构合理,衔接自然紧凑,符合学段教学要求,教材特点与学生实际。能巧用“三步诵读法”:自由读(感知韵律)—情境读(想象画面)—配乐读(体悟情感),逐步激发学生共鸣。课堂中学生主动发言,参与率达60%以上。注重以评促学、以评促写,采用“教师点评+学生互评+星级自评”的多元评价机制。尤其在仿写环节,将“繁星”主题与学生生活联结,使“诗人的情感”真正转化为“儿童的诗意”。
闫亚娟与王蕊绵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听取了王蕊绵提出的宝贵意见。
盐湖区解放路第三小学校长史彩霞为本次签约仪式致辞。她表示,学校将通过“校校联动、学科共建、教师共进”的模式,打破校际壁垒,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流动,让两校师生共享教育改革的红利,让运城市人民路学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在解放路第三小学这片热土上绚丽绽放!当解放路第三小学的“务实”与运城市人民路学校的“创新”相遇,必将迸发“1+1>2”的协同效应;当两校教师的智慧与情怀交融,必将书写盐湖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在全体老师的共同见证下,史彩霞和王蕊绵顺利完成签约,并为运城市人民路学校学科导师代表颁发证书,正式开启教育协作新篇章。双方校长郑重签署协议并交换文本,标志着两校将在学科建设、师资培养、资源共享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此次签约不仅是两校携手共进的起点,更是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今后,双方将通过“校校对接、科科对接、师师对接”模式,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提升,为师生成长搭建更优质的平台。这一刻,承载着教育人的责任与期待,必将结出丰硕成果!
运城市人民路学校学科导师代表李月在发言中表示,作为支援校,深感责任重大且使命光荣。她提到,此次对接合作是双向共赢的机遇,通过联合教研、资源共享和课堂示范,两校教师将共同探索教学创新,提升教育质量。她表示,将毫无保留地分享教学经验,与受援校教师携手共进,在学科共建中碰撞智慧,在师师协同中实现成长。最后,她表达了对教育均衡发展的坚定信心,并期待通过务实合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注入新活力。
解放路第三小学老师谷佩格作为青年教师代表发言。她表示,此次深度对接活动为青年教师成长打开了“资源之门”,将通过联合教研、课堂观摩等方式深度参与学习,以“空杯心态”汲取先进经验,优化教学实践。她承诺珍惜机遇,勤学善思,将支援校的智慧融入日常课堂,为教育均衡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发言充分展现了受援校教师虚心求进、感恩奋进的决心。
活动最后,王蕊绵带来一场题为《打开一本书 世界如“阅”而至》的精彩讲座,讲座围绕阅读的教育价值与实践策略从“为什么读、读什么、怎么读”三个方面来展开。强调阅读赋予思想力量,帮助应对人生困境,提升精神境界。倡导跨学科阅读与经典整本书阅读,注重唤醒学生思维与生命体验。
教育是点燃心灵的事业,合作是促进发展的桥梁。本次“校校对接、科科对接、师师对接”对接活动涵盖学校管理、学科教研、教师成长三大维度,旨在构建“理念共融、资源共享、发展共进”的协作模式。期待通过深度对接,实现理念互鉴、优势互补,共同谱写盐湖区解放路第三小学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