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网山西7月17日电(杨晶)连日来,运城市盐湖区迎来持续高温天气。在全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现场,工人们顶烈日、战高温、忙施工、抓进度,确保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7月15日,盐湖区区域气象站监测到的日最高气温达43.2摄氏度。在姚暹渠龙居镇段,一大早,数十位工人就忙着给汛期前刚刚通水的姚暹渠铺设生态砖。
姚暹渠是中心城区防洪排涝主要通道,全长24.9公里的施工段中,有24.4公里的明渠段都需要铺设生态砖。渠深坡陡,加之汛期来水量增加,为了作业安全,即便温度再高,边坡施工人员都必须穿着救生衣进行作业。高温天气赶工期,施工单位通过调整工作时间,保障施工进度,最大程度减少高温对工人的炙烤。
运城市水利工程建设局有限公司施工现场负责人杨斌杰说:“早上接近五点,天刚亮到现场施工,到十点就下工,所有人回去休息,下午避过四点,如果太热就推到五点,一直到晚上八点多接近九点,天黑回去。我们工段将继续优化分解施工任务,增加工作面,增加人员机械的轮换,争取提前完成整个项目的施工任务。”
目前姚暹渠生态砖铺设共分8个工段进行,预计今年九月底工程将全部完工。待汛期结束,渠堤土层充分沉淀后,将进行渠堤路面的硬化作业。
渠贯东西保排涝,路通南北促畅通。在解州镇,国道521线盐湖段改建工程盐化二厂至社东段正在进行水稳摊铺作业。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物料从机械车上缓缓而下,层层热浪扑面而来,摊铺机、压路机来回穿梭,工人们拿着铁锹在一旁进行辅助铺设,头顶烈日炙烤,脚下砂石蒸煮,施工现场可谓名副其实的“烤验”。
“最近天气气温比较高,(我们)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保证施工质量。”山西路桥第八工程有限公司现场管理人员尚伟栋说道。
水稳层是道路的“骨架”,其铺设质量关系着整段道路的承载强度。为降低降雨天气对施工进度的影响,施工单位抢抓作业时间,以每天5000吨物料的推进速度铺设水稳层。保进度、战酷暑,施工方还采取高温错峰施工模式,同时备足防暑降温物资,为高温下坚守的工人师傅们送去清凉。
山西路桥第八工程有限公司现场管理人员尚伟栋说:“为了保障社会车辆正常通行,我们采用半幅施工的作业模式,这侧的水稳层及沥青摊铺完成后,达到通行条件,转战到另一侧施工。截至目前,路基已基本完成,水稳摊铺完成总量的40%。”
国道521线盐湖段改建工程是盐湖区“两渠两路”重点工程之一,起点位于圣惠桥南侧,终点位于席张乡,目前正在建设的盐化二厂至社东段,全长11.6公里,全线设计25.5米宽,双向四车道,预计今年国庆节前路面全部贯通。
盐湖区交通运输局国道521线改造工程现场负责人王晓鹏说:“现在是夏季高温时期,也是我们施工的‘黄金时段’,我们将加大资源调配力度,保证施工进度,(确保)于今年国庆前通车,给我们盐湖区百姓交一份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