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运城市盐湖区陶村镇张金村银杏园“出圈”记:生态颜值蝶变发展价值

2025-11-05 17:22:27 来源:记者观察网

记者观察网山西11月5日电(杨晶 通讯员 董晓丹)深秋时节,盐湖区陶村镇张金村的百亩银杏园里,千棵银杏树褪去绿装、满树鎏金,洁净的步道穿梭其间,笑逐颜开的游客驻足拍照,这幅醉人的秋日画卷持续刷爆朋友圈。这片“网红”打卡地的背后,藏着张金村十年如一日守护生态、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密码,让生态颜值成功蝶变为可持续的“金色财富”。

图片1

“我们对这片银杏园,十年来一直当‘生态公园’来维护和管理。”张金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红刚的话语里满是坚守。这片占地百余亩、拥有八千余棵银杏树的园林,是张金村最宝贵的生态财富。十年来,村里始终摒弃过度商业开发的念头,专注于生态公园的维护管理,通过打造层次丰富的游园广场、完善步道等基础设施,将生态效益放在首位。如今,这里不仅是村庄的生态屏障,更成了远近闻名的“天然氧吧”,“空气好、环境优、景色美”成为游客对这里的一致称赞,也成了对村里生态保护工作的最高肯定。

图片2

生态打底,如何让“流量”变“留量”?张金村给出了清晰答案。在银杏园旁,村里新打造的特色农家小院错落有致,既为游客提供了吃饭休息的场所,更将旅游消费巧妙嵌入自然景观中,形成了“观景在园内,消费在村里”的绿色消费闭环。

图片3

“以前这里有好风景却没人知道,现在游客一波接一波!”商户刘伟霞一边打理院子里的蔬菜一边笑着说,每到周末,她经营的农家小院座无虚席,热辣的火锅、地道的农家菜成了游客赏景后的优选。

通过发展农家乐、特色农产品销售等配套服务业,张金村成功将驻足赏景的游客留下来,让旅游经济效益在村内沉淀。这种发展模式既最大限度减少了对核心景区环境的干扰,又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来这里不光是看风景,更是体验一种生活。”游客王建强坦言,在优美的环境里吃一顿地道农家饭,既舒服又放心,还计划傍晚再进园感受秋日余晖下的别样美景。

谈及未来,李红刚思路清晰:“我们要做‘有温度的接待’,而不是‘一次性的买卖’。”下一步,张金村将建立更精细的环境维护机制,确保银杏美景年年延续;同时引导规范村民发展高品质农家乐和民宿,让游客感受到乡村的温情与诚意。

“我们的目标,是让张金村的秋天一直美下去,让村民的日子也一直红火下去!”李红刚说。

【责任编辑:田文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