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网9月9日电 金秋时节,果业大县临猗硕果飘香,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近段时间,在临猗县北景乡大闫村209国道两旁,每天前来拉运苹果的货车排起了长龙。果农们新采摘的“嘎拉”“新红星”等早熟苹果经过分级、过秤、装箱,准备“抢鲜”登陆中秋、国庆“双节”水果市场。
临猗是全国果品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县。全县果品种植面积达110万亩,年产各类果品25亿公斤。今年以来,临猗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县情、民情,精准谋划新一轮发展思路,形成以打造党建、果品、商祖、渔药“四张名片”为路径,以建设绿色临猗、和谐临猗、智慧临猗、美丽临猗“四个临猗”为目标,以“双考核双服务”考评机制为保障的“四四二”发展思路,全面提升工作标杆,强力突破重点难点,在果业生产中,掀起了一轮高品质跨越崛起、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热潮,全力推进果业高质量发展。
从商祖猗顿兴三园、畜五牸到古郇儿女谋创新、兴渔药,商祖创新文化源远流长;从临猗果品散户种植、区域兜售到享誉全国、走向世界,晋商诚信精神亘古不变;从传统农业大县转型调产到林果面积、产量、品种居全国县级之首,转型发展的理念坚如磐石;从单打独斗、结构单一到抱团发展、产加销全链条延伸,改革开放的脚步永不停歇。
历史见证沧桑,奋斗谱写华章。临猗县先后荣膺“枣业十强县”“果业二十强县”“国家良种繁育基地”“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国务院电子商务进农村典型示范县”等国字号荣誉,果业大县的名片进一步擦亮,转型发展的成果进一步彰显,“商祖发源地·运城果世界”品牌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果业提质升级的背后,是该县围绕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大力实施“三改三减两推广”提质增效工程、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的不懈努力。
“三改”:一是改品种。适度发展早、中熟苹果品种,力求早、中、晚熟品种比例达到20:25:55;枣、梨、核桃、樱桃、江石榴等干鲜水果也根据市场需求,提高种植比例,力争用3年到5年时间,将苹果与其他干鲜果结构比例调整到55:45;加大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力度,探索发展高端功能苹果和其他功能性干鲜水果,每个村培育1个新品种推广示范区。二是改树形。在全县推广“高光效”树形,改善光照条件,提高果品质量,力争推广3万亩。三是改土壤。扩大配方肥使用范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12万亩。
“三减”:一是减密度。对密植的老果园进行大间伐,增强通风透光能力,提高机械使用率,降低劳动强度;新增果树间伐面积5万亩,主导产业以苹果为主的乡镇,打造两个以上千亩间伐示范区。二是减化肥。推广化肥减量增效技术,鼓励农民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重点打造闫家庄村两万亩国家级有机肥替代化肥连片示范区。三是减农药和激素。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推广农业防治技术,减少农药和激素用量,果树、枣树及其他农产品禁止使用膨大素和催熟剂;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探索建立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和追溯体系。
“两推广”:一是推广标准化栽培。大力推广苹果六大技术集成、枣树六大无公害技术等标准化管理技术,制定樱桃、葡萄等水果标准化操作规程,推进“三品一标”认证,每个乡镇打造3个千亩以上的标准化示范区,确保农产品标准化率达到30%。二是推广设施栽培技术。新增鲜枣设施大棚栽培1万亩,发展葡萄、樱桃、油桃、草莓、有机蔬菜等设施栽培3000亩,探索苹果、石榴等设施化栽培;积极发展“智慧农业”,用先进信息技术武装农业,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临猗果业的发展历程,是一部历届党委政府革故鼎新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古郇儿女励精图治的奋斗史。果乡儿女用淳朴的民风讲述着“临猗故事”,用生动的实践丰富着“临猗精神”,用拼搏的姿态描绘着奋斗历程,蹚出了一条具有临猗特色的果业转型发展新路子。(杨晶 徐雄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