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万荣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的“极限挑战”

2020-11-24 17:34:55 来源:记者观察网

记者观察网山西11月24日电(记者 关俊龙 见习记者 杨晶 和科杰 通讯员 贺奇峰)“行政审批服务是营商环境的硬指标,要勇于创新开拓,敢于挑战极限。”万荣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通过抓实抓牢“党建引领、流程再造、审批创新、服务优化、协调联动”等举措,全面加快推进行政审批规范运行,着力解决群众办事的难点、堵点、痛点,不断提升办事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足感。

最美党旗,飘扬在政务服务的前沿哨所

坚持“党建引领营商好环境”,把党的建设与政务服务、效能管理、作风建设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让党旗在行政审批系统高高飘扬。首先是机关党建高标准。始终加强思想引领,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及时跟进学习和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前进方向;领导干部做到管业务必须管队伍、管廉政、管安全、管学习,教育督促全体党员干部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落实“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行政审批部门紧跟党的领导迈步坚实、铿锵有力。其次是带头履职亮身份。创新设立“红色代办”综合服务窗口,成立红色代办员队伍,制定“红色代办服务”制度,明确“红色代办员”代办内容和工作职责,要求全体“红色代办员”统一佩戴党徽,主动亮明党员身份,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推动党员立足岗位履职尽责,不断增强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再次是党员冲锋在一线。设立党员先锋示范岗,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深入开展“党建+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实现党员党性在优化营商环境中锤炼、党员示范带动在作风建设中引领、党员先锋作用在服务项目建设中彰显。今年已为万荣温氏畜牧、环鼎富泰、华康药业等20多家企业提供了政企直通车服务,召开重点项目推进协调会10多次,帮助解决项目办理难题40多个,按时办结率100%,实现审批效率整体提升。

更简流程,勾画出行政审批的作战地图

办事流程直接决定审批时效,流程再造是关键一招。对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给付、其他类型4大类752项行政职权事项流程进行了精简再造。对照国家、省、市、县“四级四同”标准,按照名称、编码、依据、类型等信息进行重新梳理,纳入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重新分配账号,明确受理、审查、决定人员。按照国家标准GB/T36114-2018重新制定政务服务事项服务指南,明确行政审批事项名称、办理条件、申报材料等八项公开内容,形成一套易懂实用的“导示图”,进行一次性告知,群众能清清楚楚知道办事所需的材料清单和环节流程。落实“五减”专项改革,全面清理取消烦扰企业和群众的“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等各类无谓证明,大力减少盖章、审核、备案、确认、告知等各种繁琐环节和手续,精简率达70%以上,特别是规划许可和施工许可阶段70项资料核减为33项。承诺办结时限从法定办结时限的5504个工作日缩短到1596个工作日,审批时限平均压缩71%。通过顶层设计“审管分离”,消除“权责交叉”“多头审批”,推行“不见面审批”,让数据、材料多跑路,让办事群众少跑路,当好服务企业群众的“店小二”,有效破解企业和群众的办事难点、堵点,为营商环境大提升打下坚实基础。承诺工程建设项目社会投资备案类45个工作日内办结,政府投资审批类56个工作日内办结。

全新机制,支撑起业务受理的第一窗口

敢于创新审批方式,才能进一步提升审批效率、优化政务服务,破解企业和群众的办事难点、堵点。推行一窗受理,对业务窗口布局进行优化调整,设置了8个综合受理窗口,大力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集成办理、统一窗口出件”的政务服务模式,为全领域无差别“一窗受理”奠定基础。融合“双线服务”,按照“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相关部署要求,依托三晋通APP、政务服务在线一体化平台等推进业务线上办理,认真梳理网上办理事项,指导办事企业、群众“零跑腿、网上办”,铺设审批服务“快车道”,打通政务信息“高速路”,同时加强线下大厅服务力度,积极推行预约办理、电话咨询指导、上门服务、快递送达等配套服务,促进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发展,运用“互联网+”红利,推进审批服务不断提速增效,让群众办事更便捷。开辟“绿色通道”,针对全县重点项目审批,实施专人对接需求,“一对一”提供“帮办代办”服务,实施“一企一策”定制服务。2020年上半年政府投资项目立项64项,同比增长610%。创新审批方式,推行“容缺受理”“模拟审批”“承诺审批”“并联审批”等,按下行政审批“快进键”,助力重点项目建设,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复工达产,有效减轻相关许可证的审批压力,为营商环境大提升注入强大动能。

亲密协作,打破了政策衔接的最后壁垒

行政审批离不开各职能部门的协同共进,离不开各审批环节的紧密衔接。通过“明职责、建机制、推信息、共会商、互补充”,有效化解了审批环节推责避事的痼疾。签署审管备忘。协同万荣县委编办,与24家事项划转单位围绕划转事项、审管衔接、审批印章、档案管理、专网移交、专家评审、现场勘验、信息互通等进行8轮协商,形成双方互认的审管衔接备忘录并予以正式签署,明确了原审批部门和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各自的职责。健全审管机制。落实“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监管”原则,出台实施审管协调联动管理办法、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办法等7项制度机制,构建审批与监管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创新审管模式。依托电子政务外网,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作出审批决定后,及时将审批结果及有关信息推送至信息联动平台,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及时认领并进行事中事后监管;行政主管部门将监管结果或相关调整政策,及时推送至信息联动平台,实现行政审批与监管信息双向告知、共享共用。加强联络会商。成立联络会商领导小组,采取函告或工作会议等形式开展联动办公,涉及单个部门的以往来函形式协商解决,涉及多个部门的通过召开工作对接会或协调会形式协调解决,切实形成审管合力。推动业务协同。明确对技术标准、人员资质要求较高的现场勘验、专家评审等由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组织并与行政主管部门共同派人员参加。划转审批事项需使用部门业务系统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上沟通协调,涉及相关制式证照、证书、申请文书、格式文本等资料的,由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移交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

优质服务,展示好营商环境的万荣形象

政务大厅是优渥营商环境的集中载体,人人都为万荣代言,处处都是万荣形象。通过“五化”同步,全面提升政务服务,全面展示良好形象。服务业务协同化。以“办好一件事”为导向,调整窗口布局,形成了“两线一片两区”总体格局,即:投资项目线、市场准入线、社会民生片、公安交警综合事务区、税务办理和不动产登记区,推行并联审批模式,实现办事人员一站式办理。服务平台智能化。与省、市政务服务平台对接,每项政务服务事项都可通过政务服务云平台实现受理、审查、决定,实现“网上办理”;在大厅配备了电子触屏、二维码查询服务;网上办事大庁提供远程动态查询、网上报件等综合性服务。服务供给精准化。群众“点餐”与政府“端菜”相结合,不断增加“一件事一次办”服务项目,实现政务服务精准供给,让窗口内“加载”信息“多跑路”、窗口外“卸载”群众“少跑腿”。服务设施人性化。办事大厅WiFi全覆盖,配置了咨询台、导办台、填单台、便民区、自助查询机、自主打照机、便民阅览区、投诉接待室、银行窗口等多项服务设施,让办事人员感到新型审批服务带来的便利。服务方式全程化。出台“六项”便民服务措施。即延时服务、辅导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中介服务、快递服务,做到紧急事项加班办、招商事项主动办、重点事项跟踪办、复杂事项代理办,全方位、无死角提升审批服务。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场接力跑,行政审批部门要屏气凝神、集中发力、挑战极限,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跑出改革加速度,跑出万荣好环境。”万荣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将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用好运城市委“五抓一优一促”经济工作主抓手,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自加压力、狠下功夫,以数字政府建设牵引,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效”,加快打造“六最”营商环境,为县域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