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运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就2020年重点工作情况进行信息发布

2021-01-20 17:31:51 来源:记者观察网

11

记者观察网山西1月20日电(记者 关俊龙 见习记者 杨晶 徐雄飞)1月20日下午,运城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运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李永刚同志就2020年运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重点工作情况进行信息发布,回应群众及媒体关切问题。

2020年,运城市市场监管局紧紧围绕运城市委“五抓一优一促”经济工作主抓手,紧跟运城市委步伐,服务转型发展,高标准履行职责使命,按照“双培育、双提升”总体工作思路,全力培育市场主体和市场品牌,有效提升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为运城市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作出了市场监管积极贡献。

在培育市场主体方面,主要从两方面发力:

一是增加数量。制定《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市场主体实施方案》,清理规范涉企收费等17项工作措施。出台《培育市场主体服务清单》,从规上企业、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四个维度,细化96条精准培育措施。通过运城市市场监管系统不懈努力,全市新增市场主体67357户,同比增长20.57%,总量达到365352户,总量和增速均列山西省第二位,提前完成年度增长15%的目标任务。

二是提升质量。建龙实业、大禹生物两家企业入围第三届山西省质量奖最终评审名单。亚宝药业、大运汽车、阳光焦化、天之润枣业、华康药业等企业荣获运城市市长质量奖,运城市政府分别奖励10到20万元;对运城市农副产品深加工行业进行质量状况分析,为打造现代农业强市提供质量依据;推进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组建运城市标准化技术专家库,成立运城市果业、农业机械和气象等3个标准化委员会,新增市级标准化示范区10个,在建标准化示范区22个;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5项、国家标准159项、行业标准148项,省级地方标准5项、市级地方标准25项、团体标准23项,标准保有量全省排名第二。

在培育市场品牌方面,重点做了三项工作:

一是全力做好商标注册与推广。制定《培育市场品牌实施方案》,运城市新申请注册商标7441件,新申请专利2981件,累计有效注册商标总量27338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971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7件,走在山西省前列。

二是扎实开展品牌评价。遴选了50个优质品牌,组成市级品牌方队,重点扶持培育,大力宣传推广,推动运城市品牌建设走出新路子;召开品牌建设推进会,邀请专家学者对重点企业进行品牌知识培训,与运城市电视台、运城日报等媒体联合开展质量品牌宣传推介活动,评选出运城苹果、运城面粉、大运汽车等“运城市十大名片。

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实施“地标精准扶贫”工程。建立地理标志商标梯次培育库,新增“运城面粉”“绛县大樱桃”“万荣柴胡”“垣曲核桃”“连伯韭菜”等6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运城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总量达到26件,位列山西省第一。狠抓专利申请,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运城市在第二届山西省专利奖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持续开展打击侵犯商标专用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共查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77件、罚没金额58.98万元。

在提升监管效能方面,重点做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建设智慧市场监管平台。成立智慧市场监管平台运用中心,将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信用监管、应急管理等监管业务进行整合,全面提升监管效率和精准监管水平,通过两年建设,将推动实现“一网通管、一网通查、一网通办”工作目标。目前,平台接入视频监控的食品企业总数有300家,接入监控点位960个,接入餐饮机构238家,实现检测总次数9900余次;入网电梯11719部,入网维保单位66家,注册登记维保人员685人,采集实时维保数据80余万条;接入气瓶监管平台的LNG加气站18家、液化石油气站1家,其他设备正持续录入。

二是强化信用监管和联合惩戒。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开展随机抽查916次,其中部门联合抽查312次;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归集公示各类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462992条,双告知认领率达到99.4%,名列山西省第一。

三是加大对网络市场交易行为的监测。开展网络市场经营行为专项检查,严厉打击网上野生动物交易、非法防疫用品广告、虚假保健品广告等。

在提升服务水平方面,重点开展了三项工作:

一是服务项目建设。紧紧围绕项目建设“四库”管理模式,为不同发展阶段的市场主体,从26个方面提供了62条详细的服务菜单。通过成立服务专班、确定服务专员、建立对接机制、梳理服务事项等举措,提供从政策咨询到业务指导,从安全预警到隐患排查,从资格申请到品牌建设、从项目谋划到达产达效的全方位“菜单式”“全链条”“保姆式”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便捷高效的市场监管服务。2020年主动到建龙集团进行特种设备人员现场考核,为大运汽车减免特种设备检测费用每年800余万元。

二是保护消费者权益。12315投诉举报热线受理各类投诉、举报、咨询计33585件,为消费者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75.26万元。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实施部门联动,全方位优化消费环境。

三是强化价格广告监管。突出民生领域价格监管,对教育、医疗、殡葬、养老、物流、供水、供电、供气等565家单位开展收费检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严厉打击防疫用品和生活必需品价格违法行为,联合交通部门开展网约车收费检查,联合运城市住建局对房地产行业进行检查,有效维护了市场秩序稳定。持续开展移动端互联网广告、金融广告专项治理,查处虚假违法广告案件19件,鼓励引导广告经营企业发布公益广告3万余条次。

认真落实运城市委、市政府安全工作部署,切实筑牢安全防线

持续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三年专项行动。排查安全隐患721条,责令限期整改企业146家,约谈管道企业5家,取缔液化石油气非法充装单位1家、非法经营点3个,查扣液化石油气“黑户瓶”332只,立案12起,罚款54.17万元。

狠抓食品安全百日行动专项整治,扎实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按照山西省统一安排,从去年11月至今年2月底,集中开展食品安全整治百日行动,此次百日行动以冷冻食品、网络食品等群众关注度高的热点食品为重点品种,以集贸市场、商场超市、物流仓库等为重点区域,以学校食堂、集体供餐单位等为重点单位,目的就是通过全面排查隐患,坚决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着力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让全市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食品安全状况的持续好转。

运城市已有7个县(市)荣获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的基础上,其他县市正在积极申报,进入两年创建期,并在2021年接受验收。开展食品安全应急演练,加大食品安全抽检29337批次,不合格185批次,合格率为99.4%。

着力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中药饮片、医疗器械和药品网络、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儿童和学生用品、农资市场、打传规直、扫黑除恶等专项整治行动和风险隐患大排查。完成民用散煤、车用汽柴油和车用尿素抽检1134批次,联合公安部门查处传销案件2起,取缔传销活动场所14个。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