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网山西6月23日电(记者 关俊龙 见习记者 杨晶 赵勇 通讯员 李红彬)为深化“放管服”改革,创造良好营商环境,自芮城县启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以来,芮城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通过建立健全组织制度,优化审批制度框架和管理系统,在统一审批流程、精简审批环节、完善审批体系上下功夫,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流程更优。芮城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将工程审批划分为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阶段,将工程建设项目划分为政府投资审批类、社会投资核准类、社会投资备案类、社会投资一般性工业类等四类建设项目审批,制定了各类项目最优流程图及四个审批阶段的事项清单、材料清单等,通过减事项、减层级、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优化办事流程,由以往的部门逐一审批的“串联”模式变为多方同时受理的“并联”模式,实现了“一家牵头、并联审批、限时办结”,进一步提高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
二是事项更少。全面推进“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审批制度改革,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事项进行合并,将“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审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发”与“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审批”并联办理,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注册”“建筑工程安全监督注册”与“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合并办理,取消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现场勘验环节,为建设工程审批流程“瘦身”。全面推行项目审批“容缺受理”机制,打破了原来“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后再受理”的传统,补正材料与受理审核两步同时进行,为市场主体开辟了一条审批服务的“绿色通道”,极大加快了项目的手续办理。
三是环节更简。芮城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按照“一张蓝图、一个系统、一个窗口、一张清单、一套机制”的“五个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体系,通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窗口接件,推送各部门并联审批,进一步简化了办事环节。同时为解决“多头审、多头改、多套图”等问题,推行多测合一、区域评估、多图联审、联合验收、中介服务等。把相互分割的单一测量、评价整合并联起来,减少评估,实行“一次委托、联合测绘、成果共享”,使审批环节更加简化,服务水平更加提升,让群众体验到了“最多跑一次”及“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等便捷,解决了建设单位反复、重复提交材料等问题。
四是时限更短。严格控制审批时限,按照“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原则,设置综合受理窗口,通过“减、放、并、转、调”等措施,通过一窗受理、并联审批、实时流转、信息共享及“多测合一”“多图联审”“联合验收”等方式,将工程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所需审批时间压缩到80个工作日以内,实现了项目建设审批提质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