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网山西8月13日电(记者 关俊龙 见习记者 杨晶 赵勇)科技创新为环境治理赋能。今年以来,新绛县借鉴智慧城市管理模式,在运城市率先建立“六乱”整治数字化综合监管平台,用“科技+铁脚板”的倒逼监管机制,“逼”出新绛农村人居环境实现跨越式发展。
程玉环是近期负责泽掌片区的环境监管员。每天一大早,她都会赶20多里路,来到泽掌镇随机挑选4至5个村进行督查拍照。几个月来,程玉环与其他监督员们已是“踏破铁鞋”,将全县9个乡镇153个大小村落跑了个遍。
“六乱”整治环境监管员程玉环表示:每天的拍照范围有乱堆乱放、残垣断壁、村内成量垃圾、污水横流等等。拍到照片后,工作人员立即上传到平台,让网络监管员推送给各村处理。如果村里整改不及时,就会有镇上和“六乱”整治办公室的人员督促整改,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能让农村环境变得更美好。
数字化运作、网格化监管、实时化考评。今年,新绛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聘请第三方13名监督员,借助手机APP和微信公众号对各村环境开展日常考评、半年抽调考评和集中考评。这一倒逼机制的使用,让“六乱”整治不再只是挂在嘴上的口号,而是实打实被村委干部放在心上、拿在手里。
新和村党支部书记梁怀明表示:自从今年开始人居环境卫生和“六乱”整治工作以来,镇上和县上每天都有监管员到村里看卫生情况。刚开始,村里每天都能拍到十几处的卫生照片,村里的环卫人员对此非常不理解。后来。通过村里广播宣传、微信宣传,给环卫工人讲解卫生高标准政策。通过考评员第一时间上传脏乱差照片,使环卫工人有了无形压力,每天都及时清扫村里的各个角落,现在村里的环境卫生大大改善了。
据统计,今年3月份至7月底,通过“六乱”整治数字化综合监管平台,上报的农村环境“事件”共计31415起,整改28588起,整改率达91%,有力推动环境卫生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精细化、长效化的良性发展轨道。
除了引入了科学的数字化综合监管平台,新绛县还建立了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垃圾处置一体化体系、调度监督机制、定期考评机制等多项“硬机制”,确保“六乱”整治工作及时整改、常态保持。同时新绛县通过“拆、清、整、绿、建”五措并举,推动工作全面提升,截至目前,已清理交通沿线垃圾3628吨,拆除各类“两违”建筑1009处,清理整治乱搭乱建470余处,开展交通沿线绿化10万平方米。
垃圾、污水、旱厕一起治,村容、村貌、村风一起变,干部、村民一起干……现在的乡村,民居错落有致、道路交错相通、房前屋后花木环绕,美丽乡村的新画卷正在新绛大地徐徐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