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2021全球智慧教育大会召开 李明作线上交流发言

2021-08-20 18:05:05 来源:记者观察网

微信图片_20210820164825

记者观察网山西8月20日电(记者 关俊龙 见习记者 杨晶)8月18日——8月20日,“2021全球智慧教育大会”召开。大会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中国基础教育质量检测协同创新中心、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北京)承办。会议以智慧学习与教育的未来为主题,邀请政府部门、专家学者、研究人员、企业代表和媒体人士,围绕智能技术对教育未来的影响、智能技术促进教育公平与均衡、全球智慧教育战略协同及可持续发展,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互联网+教育”新常态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以国际化视野探索智慧教育发展的未来之路。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8月19日12时,区域智慧教育新生态论坛召开,各地区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代表针对“区域智慧教育建设如何助益教育高质量发展”“区域智慧教育建设从哪些方面落实和支撑‘双减’工作”“当前在线教与学的状态”“如何培养区域教师信息素养、教学科研、首席信息官”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与交流。运城市委教育工委书记、运城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明在运城市教育局分会场参加,并作交流发言,受到与会嘉宾的高度关注。运城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立德及相关科室人员参加论坛。

微信图片_20210820164828

就区域智慧教育建设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李明表示,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两年多以来,运城市坚持以高质量育人为本,秉持“互联网+教育”大平台理念,努力构建区域未来教育新体系,全市教育实现了高质量快速发展。

环境建设是基础。示范区创建工作开展以来,运城市稳步推进教育专网建设,有线、无线统筹实施,采用新一代互联网IPV6技术,实现了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网络互联互通。完成了45所引领校、120所示范校和884所普及校的智慧校园建设任务,形成了运城市智慧教育应用环境的基本框架和梯次推进的良好态势。

平台支撑是关键。运城市依托运城市智慧教育云平台,建立了市、县、校三级教育云空间。市级教育云空间对下实现了与县级资源信息的采集、交换和共享,对上实现了与省级、部级资源信息平台的交换,做到了数据伴随式收集、集成化管理,形成覆盖全市、多级分布的教育云服务体系,是管理者调研决策的新窗口、教师教学科研的新帮手、学生学习成长的新乐园、家长沟通交流的新平台。

优质资源供给是核心。首先,要创新资源服务模式。运城市采用自建、共建、评选、购买、共享等办法,动态建设市、县、校三级物理分散、逻辑集中、优势互补的教育资源有效供给体系,为师生免费获取各级各类公益性教育资源。其次是优化资源供给质量。运城市按照“市级优质引领、县级系列全面、校级特色应用”的资源分级定责供给原则,开发了6000课时的优秀课堂教学实录、105位名师专题资源、50个优秀校本资源和30个优秀教改项目资源,微课资源覆盖了全市中小学所有学科。再次是升级资源供给深度。运城市积极组织开展信息化教与学创新活动,推动资源供给的体系化、课程化,服务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比如我们的关公文化、盐文化、德孝文化等地方课程,均已自成体系。

融合创新应用是突破。以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为抓手,促进课堂教学深度变革,促进教研模式创新,促进“三个课堂”深度应用。在课堂教学变革上,涌现出了 “三三三”“三段九连环”及 “课前4+1、课中两核心、课后实践和反思”等“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在教研模式创新上,我们建立了以学科为核心的市、县、校三级教研社区,以名校为主导的校际教研联盟,和以名师为引领的网络教研共同体。目前,全市共建立各类教研社区2800多个,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近9千次,参与教师近5万人次。在“三个课堂”深度应用上,将“专递课堂”与名校网络课堂同步开展,进行了“一校带多校”的“双四”学习模式探索(即“教材、课程、时间、教研”四个统一和教师“共备、共学、共研、共享”的四共策略);通过“名师课堂”优选全市名师资源,根据教学进度有计划地推出各学段名师授课说课视频资源,促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经过两年多的探索,运城市在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助推了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通过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普及应用,促进了“教、学、管、评、测”等教育全场景变革,学生核心素养明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从今年的中考和高考成绩来看,运城市普通高中建档线495分,全省最高;高考文理两大类一本二本达线率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全省领先,再创新高。二是助推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三个课堂”建设和应用,逐渐打造出精准扶智的智慧教育服务新体系,支持集团学校、城乡捆绑学校、托管帮扶学校协同发展。运城市推出的“名师讲堂”栏目,自2020年2月开播以来,已累计播放209期,点击量达498万人次,实现了全市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全市有8个县、49所学校开通名师在线直播课堂,利用节假日支持学生网络远程学习,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三是助推了教育领域改革创新。基于大数据精准分析,我们在全市遴选6所高中和6所初中作为实验校,完善学情分析系统、质量评测分析系统、选课走班系统、职业兴趣测试系统、生涯发展指导系统、智能教务管理系统等,为全市中高考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

就区域智慧教育建设落实和支撑“双减”工作,李明表示,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减轻学生课内外负担,重点在于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转变教师和家长的教育理念,同时处理好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关系。运城市依托区域智慧教育建设,主要从四个方面来推动“双减”工作的实施。

精准分析,因材施教。运城市基于云平台空间和大数据分析技术,为学生精准画像,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特征、优势潜能和最佳学习方式,精准匹配切合学生实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精准推送适合学生认知程度的学习资源,精准选择适当的媒体呈现形式,精准设计学习方案和教学策略,精准提供不同的学习路径,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帮助学生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大力推行混合式学习方式。运城市发挥国家网络云平台、运城智慧教育云平台等线上优质资源优势,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学习,实现学生校内与校外、虚拟与现实等学习场景自由切换。从下个学期开始,全市将以“网络学习空间”和“三个课堂”为抓手,推进“双名”工程(名师讲堂和名师在线辅导)实施,开展“三优一提升”活动,(即优化“一课双师”活动、优化“名师带徒”活动、优化“作业设计和辅导”活动),促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助推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满足学生“作业、实践、扶弱、特长”等多样化学习与发展需求,真正让学生在学校“吃饱、吃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运城市以创客教育实践推进科学教育、STEM教育、项目化学习等创新课程开展,助力教学方式深度变革。依托运城市智慧教育云平台,构建了覆盖创客资源、创客课程、创客活动、创客社群等虚实空间融合的创新人才培育体系,为课后服务、暑期托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今年暑假,我们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市组织开展了暑期创客教育公益活动,得到了学生与家长的一致好评。

搭建“家校共育”的桥梁。运城市积极探索基于空间应用的家校共育新途径。开通了《家校共育》栏目,向家长推送课程、理念和咨询服务,目前拥有用户近30万;健全学校、家庭、社区长效协作机制,举办家长网络学校,鼓励家长积极建立家长云空间,拓宽家庭教育渠道,形成家校育人合力,促进教育综合治理。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