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网山西9月3日电(记者 关俊龙 见习记者 杨晶 徐雄飞)临猗县孙吉镇薛公村党总支下设5个党支部,共有党员78名。近年来,村党总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山西省委、运城市委和临猗县委的决策部署,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面脱贫攻坚、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等伟大战役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为实现村强民富的薛公梦而不懈努力。
强化党建引领 壮大集体经济
村党总支强化引领作用,始终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党建工作的重头戏,积极探索,勇于实践。
厘清思路想干事。党总支通过分析研判定思路,立足本村荒沟、滩涂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进行荒沟滩涂资源整合,使薛公村5000亩荒沟、5000亩滩涂收归集体,统一组织开发,为壮大集体经济打下坚实基础。
搭建平台巧干事。面对村集体“有资源无资金”如何干的问题,党总支组织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奔赴天津、山东等地,详述资源优势,宣传优惠政策,分析开发价值,展望美好前景,成功动员三名本村在外优秀企业家回村投资,组建公司,趟出了一条“支部+公司+农户”的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
改革创新敢干事。对集体提留地,村机井、黄灌、池塘等集体资产,村委会收回统管,公开投标发包,有偿使用,使集体资产不流失,集体经济有收入。对滩涂从乱垦乱占到低价承包再到与一些单位合作开发,发展到现在招商引资办企业,实行股份制合作,使村集体利益最大化。对三十年荒芜无人种植的荒沟,通过村民入股方式,使资产变股权,统一收归村集体,整合资源,向外招商,扩大开放,提高了土地资源价值。
通过党建引领,村企合作,集体经济年收入由2012年的5万元增长到2020年的50万元,使村集体经济得到有效的发展壮大。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薛公经验”受到运城市委、山西省委的充分肯定。
创新扶贫模式 实现全面脱贫
在脱贫攻坚战役中,薛公村党总支创新扶贫模式,创建产业扶贫项目基地,将全村4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股权参与项目分红的方式实现全覆盖,探索形成了“党建引领+政府扶持+企业实施+村级管理+贫困户分红”的五级联动扶贫模式,实现了“产业扶贫项目变股份,政府扶贫资金变股金,贫困户持股变股东,股东在收益中有分红,确保脱贫攻坚有保证”的既定目标,薛公村提前一年取得了41户建档立卡户全部脱贫摘帽的优异成绩。党总支书记程俊怀2018年被运城市脱贫攻坚领导组授予“脱贫攻坚奋进奖”。
建强基层阵地 增强服务功能
投资50余万元,创建薛公村党群服务中心,高标准建设党员活动阵地、便民服务大厅、村民议事厅,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历程展室,农民夜校,图书阅览室,这些硬件设施为党总支开展活动提供了方便,为党员学习培训提供了保证。同时,加强各层次党员管理,实现有职党员定责规范化,无职党员设岗常态化,集中开展户籍、医疗、社保等方面服务,真正做到服务群众、方便人民,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夯实群众基础。该党群服务中心被运城市广播电视大学确定为农村“两委”干部学历提升工程实践教学基地,是人社部门挂牌的就业见习基地、就业帮扶点。
目前,薛公村党总支正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发扬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精神,以产业带动旅游,以旅游拉动项目,以项目促进产业,建设美丽乡村,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为实现村强民富的薛公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