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网山西10月18日电(记者 关俊龙 见习记者 杨晶 徐雄飞)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搭建教师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平台,进一步提高教学课堂质量,伴随着丝丝凉爽的秋风、阵阵悦耳的铃声,永济市银杏小学十月份公开课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科学组
金秋,经过几轮遴选,科学组选派了吕狮威老师和丁串霞老师参加校级公开课的赛讲活动。首先是吕老师的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让小车运动起来》,吕老师从科学词汇的释意开始,让学生的头脑中开始与这节课建立联系,动力、阻力……每一步无不体现着一个老师的精心。
再由车的发展历史大分析,从原始的马车到蒸汽机车,再到现在的汽车,这个环节中,吕老师大胆设问,让学生自主说出这些车的动力的来源。一步步把学生“引上了道”,头脑里知道了要运动必需有力,而且是足够的力才行。
接着他通过两个实验来验证同学们的推测:一是如何让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二是如何让小车在设定的距离中运动的更快。两个实验层层递进。吕老师的设计,是让学生经历从预测到实测的科学探究过程。有序条理的引导,使学生很快得出来有力的实验数据。汇报交流中小组发现了实测的数字不一样,再次让学生分析不一样的原因,可能垫圈的大小不同,桌面的光滑程度不同,小车的轮子装置不同……并告诉学生尊重事实的道理。这一个个细节的完美展现,无不体现教师预设的全面性。
丁串霞老师展示的是六年级第二单元第一课《抵抗弯曲》,她的细心、用心,在课堂上体现的淋漓尽致。首先是让学生发现房屋桥梁结构中有“柱”和“梁”后,接着她开始采用大量生活中的建筑进一步找梁和柱,伍姓湖的大门、高架桥、人民剧院……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科学和生活的联系。
丁老师的课一共设计了三个实验,第一个实验她通过展示实验主要器材,让学生自主分析要研究的问题,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再通过讨论,亲历实验的方法得出数据,从数据中找出答案,学生动手能力强,实验数据真实有效。第二个实验数据得出后,她通过一个折线统计图,巧妙地把梁的宽度、厚度和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展现的惟妙惟肖,从统计图中学生很容易发现增加梁的厚度更有意义。最后她通过一个延伸活动,再次让学生得出同样一个材料,怎么放置是有学问的道理。
英语组
英语组刘辉老师和尉梦琴老师共同执教六年级上册第三课《Healthy or unhealthy》。
刘辉老师的课总体结构完整,清晰有条理,既关注了文本内容,又与学生实际联系密切,并能运用所学解决学生实际问题,活动的递进性、关联性较强,学生的热情度和参与度都较高,是一节有温度的好课。
刘老师教态自然、语调亲切,本节课从视频导入、图片的展示、单词闪卡、多媒体课件展示等都紧紧围绕本课教学目标展开且过渡自然,环环相扣,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刘老师充分利用了“希沃白板”,通过几个小游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也让老师们眼前一亮。
尉梦琴老师对本课做了充分的准备,教学内容由浅入深,以Healthy tree为主线,为学生带来一节精彩的阅读课。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环节紧凑,重点突出,在精心设计的活动中突破难点,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让孩子绘制饮食习惯的思维导图,课堂展示环节给了学生许多机会站上讲台,展示自我。这对六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一次很好的体验和锻炼机会。
尉老师注重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利用实物教具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play football、 play rope skipping”等和运动有关的短语。
此次教学研讨活动,通过备课、听课、评课,各位老师提出问题,大家一起解决问题,不断探讨和学习,每位成员都深感受益匪浅。相信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会继续深抓教研,为提升教学质量作出更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