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网山西10月18日电(记者 关俊龙 见习记者 杨晶 张天林 通讯员 侯佳 张广瑞)10月18日,从绛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获悉,该局和绛县水务局已在9月底如期联合完成国务院推广的首批存量取水许可证电子化转换工作。
开展取水许可电子证照应用推广工作,是落实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也是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我为群众办事”的重要举措。实行取水许可电子证照后,新发、延续、变更的取水许可证均使用系统生成的电子证照,不再核发纸质取水许可证,既能提升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也可提升水资源管理规范化、便利化程度。
绛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绛县水务局为保障存量取水许可证转换工作顺利进行,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县存量取水许可证电子化转换工作的实施方案》,结合全县实际情况,明确了工作安排和责任分工,下发至各乡(镇)、村。通过多措并举,分批次培训,从制度层面保证了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还通过开展业务研讨会,将农业类、工业类区分对待,在保障转换信息准确的同时,坚持“四个不变”(取水权人不变、取水用途不变、取水工程不变、审批水量不变)原则,利用绛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手中已掌握的2020年140余家农业延续的基础资料及取水口专项整治信息,简化程序,让群众少跑路,并在第一时间将转换信息通知到各村负责人,为农民群众减负,为转换工作加速。在填报过程中,他们紧跟省厅填报培训要求,原则上将存量取水许可证信息平移平转,同时纳入了部分取水口专项整治工作的相关信息,审管不分家,摸底和整治共推进。
绛县这次共计转化存量取水许可证书233本,涉及46家企业、10个乡(镇),完成率100%。他们对取用水户填报的取水许可信息表,结合存量证书原信息,进行审核转换,再次审核取用水户的用水定额、取水工程及审批水量,通过认真梳理存量证书,保障了电子证照转换的高质量和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