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网山西10月27日电(记者 关俊龙 见习记者 杨晶 徐雄飞 通讯员 卫苏龙)办轻负担、高效益的素质教育,是教育方针的宗旨,是家长的期盼,也是时代的呼唤。永济市银杏小学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精师优化课堂,创新课后服务模式,积极打造“诗联滋润,幸福成长”的校园特色,努力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让“教育理性回归校园”。
实现三增效,为“双减”加速
增加教师化解教育困惑的实效。在“唯考分”意识的支配下,教师急功近利行为泛滥,题海式练习、填鸭式灌输,根本没有在“巧”练上动脑思考,没有在“精”练上找途径,一味机械性重复老模式,教育效能低下。现在学校一方面强培训,增师能,不断提高教师解惑的能力,一方面举新措,定新规,逼迫教师主动研究探寻解惑的方法。总之,要让教师育人的潜能发挥到极致。“1+5+5+11”微格教研模式,是增师能的一个新方法。“1”代表一种课堂教学技能,前一个“5”为5分钟,后一个“5”代表5名教师扮演一组学生,“11”代表教研后提升教师11种课堂教学技能。用这种教研的方式为一位教师录5分钟的微课,5位教师观看,采用3+1的反馈与评价。学校就这样一小组一小组的开展,小组与小组展开竞赛,通过竞赛提高了全员的业务素质。
增加教师课堂教学育人的实效。课堂,是学生增长知识的主阵地。只有课堂教学效率高,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才能真正减下来。否则,即使学校减了,家长也会通过“购买”的方式,把负担买回来。现在,老师们正在商讨一个课堂教学新模式,要学生把一切问题在课堂上全解决,做到一至六年级全部不留书面家庭作业。新模式的雏形是:课前5分钟复习旧知识,发现遗漏点,简称(温故知失)环节;课中前15分钟导授新知识,获取新营养,简称(新知积淀)环节;课堂剩余时间巩固新知识,发现疏漏点,简称(复习巩固)环节;自习时间小测验,学生个个当先生,简称(巩固提高)环节。学校拟通过“四环联动”模式,让学生知识落实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
增加教师作业设计训练的实效。过去老师布置作业,优中差一样,不分难易度、没有针对性。现在把作业设计训练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要求教师集思广益,设计出集实效性、针对性、综合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训练题,以达到少练、精炼,质量步步攀升的目的。在作业训练设计上,把个性张扬也放在了重中之重。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打破班级、年级界限,成立了篮球班、足球班、合唱团、国画班、五子棋班、少林拳班、轮滑班等,目前,学校开设了17个社团,报名参与的学生达958人。
实施“三减除”,为增效助力
减除学生一切不良习惯。立德树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是学校教育增效的奠基工程。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一切为了学生成长,一切为了学生成才的总目标,认真践行“三年打基础,四年抓习惯,五年见成效,六年创佳绩”的育人规划。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学生文明习惯初步养成,学生的自觉性越来越强。
减除学生一切书面作业。从这个秋季开学起,学校认真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实施1—6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教学质量再提高的新举措,倒逼教师自学增能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倒逼教师挖掘智慧潜能,思考出一个个高效育人的新方法、新途径。具体做法是:对课内作业提出科学设计、分层设计,设计实践性作业,而且必须日日清,周周清。对于晚上作业,要求1至6年级只留亲子共读、师生共读,或学生自读作业,并且规定一、二年级为10分钟的亲子共读时间,三至六年级为20分钟左右亲子共读时间。通过坚持阅读,让学生累积知识,增长智慧。
减除家长一切增负行为。搞好“5+2”托管服务,是确保双减政策落地的重要一环。这一环节做到位了,家长就不会重金到校外培训机构给孩子额外购买特长课、学科补习课。为了做好“5+2”托管服务,学校重新调整了作息时间表,下午课结束后安排了自习一、二各半个小时,巩固当天所学知识,落实当天课堂作业;活动一个小时,为托管服务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以发展自己的特长。对学困生,学校另辟蹊径—落实知识,放在托管服务中的前一小时,语文、数学各半小时,落实当天课内未完成的教学任务,对于完成的同学,升级训练一个小项目,或者落实银杏小学特色育人的诵读经典活动,和学生一起背诵诗联。在师资选聘上,学校采取内外合力,多元服务的模式,把社会上的优质教育资源为银杏小学所用。
在帮助学生学好知识的同时,学校还利用本校餐厅资源,为学生提供后勤保障服务,进一步增加学校教育服务能力。实施“放心午餐”服务工程,把政策落到实处;安心午休、爱心课后服务工作,实现了家长放心、教师尽心、学生安心的目标任务。目前,银杏小学已统计中午在校就餐学生共191名,相关实施方案计划已经制定,待家委会通过后,即可实行。总之,发展进步一个都不少。
综上所述,落实“双减”,提质增效,搞好课后托管服务,任重而道远。银杏小学将继续知难而进,不断探索新方法、新途径,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再献银杏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