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网山西11月24日电(记者 关俊龙 见习记者 杨晶 徐雄飞)为了进一步明确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方向,探索课堂教学规律,提升教师综合素养,近日,永济市教育局教研室小学组在实验小学组织召开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328名骨干教师分学科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
语文组:
第一节:实验中学小学部樊鑫老师执教的《司马光》。樊老师设计了“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趣味”的教学思路。在“读准字音”环节,樊老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区分翁和缸。在“读出节奏”环节,抓住两个有难点的句子进行指导。学生理解了句意,很好地掌握了停顿。在“读出趣味”环节,樊老师引导学生想象故事中人物当时的表情、心理、动作,从而入情入境地读出趣味。
第二节:栲栳中心校董伟玲老师执教的《王戎不取道旁李》。董老师设计了“指导朗读+理解文意”两大环节。在“指导朗读”环节,先让学生自由练读,然后听录音范读,再对照节奏来读,层层深入,读得正确、流利、有节奏、有韵味。在“理解文意”环节,联系旧知,让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王戎“身不动脑动”,其他孩子“身动脑不动”的性格特点,渗透养成教育。
第三节:银杏小学卢小燕老师执教的《伯牙鼓琴》。卢老师用“纵情吟诵识知音——高山流水明知音——破琴绝弦祭知音——千古传唱怀知音”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感知“知音”的真正内涵。她启发学生用诗句来表达,于是乎“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等诗句应景而出,学生们的吟咏豪放洒脱。卢老师更是以自己饱满的感情带动着学生,这样的诵读也引起了所有听课老师的共鸣。
教研室尚迎霞老师做了题为《统编小学语文文言文编排特点及教学建议》的讲座。讲座围绕《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统编小学语文文言文编排的特点及小学文言文教学的基本策略与模式三方面展开。尚老师结合统编教材的特点,结合三节研讨课的设计,指出在教学中还要落实好语文单元要素。她的讲座给老师们提供了教学文言文的具体方法,为老师们进行文言文教学指明了方向。
数学组:
第一节:北郊小学张亚丽老师执教的《去图书馆》。整节课层次清晰、环环相扣、内容紧凑、过渡自然。在知识探究的过程中,环节设计细致且精妙,所提问题富有针对性,在学生动手前利用问答的形式巧妙向学生传递了画路线图的必备要素。课堂结尾张老师又让学用今天所学的路线图向游客介绍永济名胜古迹所在位置,让学生感受数学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第二节:实验小学张晓鸽老师执教的《三角形面积》。整节课注重学生动手操作,从操作中掌握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用三大类三角形的三条边都作为底来研究图形转化前后之间的关系,从而让公式得出更有说服力。课堂中还融入了数学文化,以动态形式展示了出入相补的方法来计算三角形面积。
教研室马文霞老师的讲座《减负提质,从改变学习方式开始》,为教师在双减背景下如何进行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强调今后要保证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要优化教学方式,提高在校的学习效率。在教学中抓住本质、沟通联系,去浸润学生思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英语组:
第一节:实验小学曹敏婷老师执教的《Alice in wonderland》。曹老师先以一首轻快的歌曲导入课堂,While reading环节曹老师通过一幅幅图片串联一个个问题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体会人物情感,犹如置身于童话故事中一般。最后又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续写故事,充分发挥了孩子的想象力,整节课让我们感受到了一场童话故事的思维与视听盛宴。
南街小学张瑞姗老师执教的《At the science museum》。张老师先出示了一段机器人的视频来导入课文,再出示课文的图片,让学生用who、where、when、what、how等这些疑问词来提问,然后带着问题去精读课文。读后张老师出示自己去永济博物馆的照片及作文范例,让学生模仿写作。张老师的课堂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来进行写作,是一节不可多得的写作指导示范课。
教研室梁婷老师结合这两节课做了关于《小学英语课堂问题链设计与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专题讲座,为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她强调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应该是成链条的、系统的、分层的,既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所有问题的设计都应指向课堂目标,承载着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通过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去批判地思维,创新地思考,让思维品质真正落地课堂。
科学组:
第一节:电机小学范静一老师执教的《水的作用》。她运用模拟实验让孩子们认识到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使用具有视觉冲击感的画面及有趣的视频生动地引领学生走进水的世界,走进神奇又美丽黄河入海口的沙洲和乾坤湾。让学生们理解到了“浊水清水同流不同污”“泾渭分明”的河流特点。整堂课范老师春风化雨般的语言、娴熟多样的媒体技术,让孩子们置身于科学课堂之中。
第二节:城东中心校徐艳老师执教的《机械摆钟》。整堂课不仅关注学生的科学素养,更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规范学生实验操作的流程,充分展示了她扎实的教学功底。徐老师利用科学家伽利略的故事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她启迪学生思维发展,挖掘教材中的“教学工具”,突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让学生真正热爱科学。
教研室李雪峰老师对展示课进行了点评,并做了新课程下《灵活运用新教材的若干做法》的专题讲座,为老师们指点迷津,明确方向。他分别从说教材、析教材、重实验、用“工具”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以五年级上册教材一课为例,介绍了新版课程的内容、板块。指出四个板块不是截然分开的,也并不是机械使用的,板块划分的目的更多强调的是板块划分的功能和意义的连接作用。最后指出科学课堂要重视探索和研讨环节,在实验探究中领略科学的魅力。
每节精彩的课例展示,都包含了所有做课教师的辛苦付出。为了表示对做课老师的感谢,永济市教育局教研室在每科研讨结束前都为做课老师颁发了荣誉证书。希望老师们再接再厉,为永济的教育事业不断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