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永济,这里处处闪耀文明之光

2021-11-26 10:09:35 来源:记者观察网

记者观察网山西11月25日电(记者 关俊龙 见习记者 杨晶 徐雄飞)一城舜风唐韵,满目文明新风。

2021年,永济市在全省以名列前茅的好成绩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被中央文明办确定为2021—2023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开启了攀登文明新高度的征程。

264333274

这对永济人而言,是莫大的肯定,意味着所有的过往付出有了收获,更意味着未来的文明之路会愈发宽广。

从炎黄开世到以后的历朝各代,永济都有各具特色和游览价值的文化遗产留世,在旅游产业拉动下,文化旅游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各种优势,其他产业相继取得长足发展,一直以来,勤劳上进的永济人在文化资源的滋养下,不断创造着永济的光辉成绩,不断缔造文明之路,文明又为永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幸福不断增光添彩。自创建文明城市开展以来,永济的基础设施、市容市貌、文明素养等方面都有了明显变化,人民群众的文明指数、幸福指数都得到了大幅提升。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永济,正满怀激情和自信健步向全国文明城市迈进。

384415048

文明之源:让文明和谐成为共同追求

文明之源黄河魂,尧天舜日中华根。永济舜帝山森林公园的大门上,“文明之源”四个字赫然在目。永济是尧的旧都,舜的都城。《史记》记载:天下明德自虞舜始。《虞乡崇圣祠碑记》中说:“中国之名始于尧舜禹,中条五老授其河图九书而治于天下,初竖疆都,依中条而竖其国,谓之中国。”早在5000年前,文明的种子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滋润着这方地域从舜都蒲坂走到大唐中都,从宋元河东到明清永济,一路走进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明创建工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塑造城市人文魅力、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助力城市环境面貌和群众精神风貌不断改善。让城市更文明,让生活更美好,成为永济人民共同的心愿和追求。

永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秉持“创建为人民、创城促发展”的工作理念,将文明城市创建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盘子”统筹谋划、一体推进。成立了由市委书记担任组长,市长担任第一副组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担任常务副组长的创建领导组,集全市之力,汇全民之智大力度、快节奏推进各项工作开展,雷厉风行抓好创城重点工作的落实。

2021年3月17日,永济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动员部署会召开,安排布署了《永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施方案》。7月20日,永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召开,市长黄亚平主持并就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行再发动、再部署;市委书记孙中全出席会议并讲话,安排布署《永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任务分解》《文明城市测评验收工作手册(实地考察)》。2021年8月,孙中全调研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展情况,通过查看资料、听取汇报等方式,全面了解永济市文明城市创建的状况,指示对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抓住重点、主攻弱点、突破难点、凸显亮点,不断增强创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系统性,下非常之功夺取创建工作的全面胜利。10月21日,永济市委书记孙中全,市长黄亚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霞带队深入机关单位、大街小巷、农贸市场调研督导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现场解决实际问题,努力使创建过程成为改善民生、惠民利民的过程,不断提升城市文明水平。

“创文”指挥部的总负责总协调下,各相关职能部门把“创文”当使命,第一时间全员投入到文明创建中。主次干道、十字路口,交警分组分片加强对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管理,规划车位、规范停车,免费为电动车上车牌;住建、供电、工信等部门联合发力,破损路面、残缺的路牙石修复了;环卫工作者不辞辛劳、风雨兼程,清洁车、小黄车齐上阵,大家粉刷墙壁、整修路面、清理杂物、种植草坪、护理树木,以主人翁的精神、以打硬仗的决心,全心全力投入到创建文明城市的实践中。

价值引领:让文明之花开遍蒲坂大地

永济是一片文化的厚土,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形成了虞舜德孝文化、诗歌文化、爱情文化、乡土文化等优秀的传统文化。近年来,永济市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力量,与现代文明相融合,不断提升市民的文化涵养和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DSC_4499

文明创建开展以来,永济市按照核心价值观一条街、文明创建一条街、文明旅游一条街、文明健康一条街、法治文化一条街、优秀传统文化一条街、“和”文化一条街、食品安全一条街的总体规划,坚持“比例达标是基础、统一设计规划、固定墙手绘、临建墙喷绘”的原则,在市区出入口、主要街道、五大公园、广场及各个主次干道按照创建标准设置公益广告和景观小品。工作过程中,将优秀传统文化(十二属相、二十四节气、我们的节日)、永济旅游景观(鹳雀楼、普救寺、铁牛、五老峰、伍姓湖)和本土民俗文化(永济非遗)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中国梦、文明市民公约等,使各种景观元素巧妙搭配,形成内容生动、主题鲜明的城市景观,既美化了城市,又宣传了永济,也使“创文”气氛更加浓厚。目前景观小品、大型公益广告位、文化墙400余处,市区墙面公益广告1.2万平方米,镇村文化墙公益广告2.3万平方米,更换交通隔离栏、路街名牌、公交候车亭和站牌公益广告310余块,形成“五纵三横”的文化格局,达到了“一街一特色、一路一亮点、一墙一风景、一画一世界”布局效果。

永济市融媒体中心开辟“文明创建在行动”“向不文明行为说不”“文明礼仪宣传栏”“城乡环境整治进行时”“文明城市创建光荣榜”“文明城市创建曝光台”等专题栏目,通过制作融媒产品,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创城宣传,传播文明理念,努力营造全社会促进文明行为的浓厚氛围。截至目前,持续刊发“讲文明树新风”“图说我们的价值观”“新时代文明实践先进典型”等宣传内容200余期,受到社会普遍关注叫好。各镇街、市直各单位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宣传栏、黑板报、文艺小分队、农村“大喇叭”、微信工作群、QQ群、公众号等载体,志愿者协会走进社区,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张贴宣传海报等方式,发动广大群众投入精神文明建设中。编印发放《文明永济读本》《文明市民读本》《永济市民文明手册》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手册》等资料,深入开展“五文明”(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服务、文明经营)活动和“我们的节日”“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等各类文明实践主题活动,规范市民行为,引导争做文明有礼的永济人。

崇德向善:让德义之光铸造城市灵魂

一个示范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个道德模范就是一盏明灯。

以示范引领文明风尚,以典型汇聚城市力量,已经成为永济文明创建工作的新常态。近年来,永济市持续开展双“3381”典型选树工作:在市区选树30个文明单位、30个文明示范窗口、80个文明市民标兵、10佳文明志愿者,在农村选树3个文明镇、30个文明村、8000个十星级文明户、10大新乡贤。从2017年起,先后开展了“道德模范、新乡贤、星级文明户、时代楷模、新时代文明实践先进典型人物”的评选表彰,隆重举办颁奖典礼,永济市电视台全程直播,在五大公园长期展播,为先进典型创作歌曲《道德美》《好乡贤》《星星进农家》《新时代文明志愿者》等,引导广大市民向上向善,传播正能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黄刚锁、石学义、仝毅、任洁、王有斌……一个个普普通通的永济人,用凡人善举的文明光辉树立起一座座道德标杆;陶振华、张强、杜德建……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如同一支支闪亮的火炬,向社会传递着道德的无穷力量,全社会形成了人人崇尚模范、争当好人的良好氛围。

学德义模范,树文明新风;扬社会正气,促和谐发展。在道德模范的感召下,永济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构建以市委书记为总队长的志愿服务总队和以业务单位为核心的十支志愿服务分队,按照多行业、多层次、跨领域理念,整合志愿服务队伍力量。全市建立政策宣讲、助学支教、法律服务、卫生环保、扶贫帮困等10支专业服务队,乡镇实践所成立10支志愿服务支队,村(社区)实践站成立200余支志愿服务小队,形成“1+10+N”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体系,实现市、镇(街道)、村(社区)文明实践活动一体贯通。加快构建“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志愿服务新模式,建立完善“德义永济”客户端,加强志愿者注册登记,全市现有登记注册志愿者4万余人,常态化开展“条例宣传”“文明交通劝导”“环境卫生整治”“文明旅游”“爱心送考”“疫情防控”等各类志愿活动200余场次,“红马甲”成为永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借风扬帆:让舜风唐韵提升城市气质

丰富的历史馈赠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永济城市文明的基石,作为山西省唯一的县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黄河根祖文化游的龙头,近年来,永济市积极主动塑造城市品牌,对外讲好永济故事。

307940448

2017年,联系中央电视台拍摄制作《中国影像方志·永济篇》,全景式展示了永济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地域特点、风俗习惯和建筑美食,在国家平台为永济留下了一份珍贵、鲜活的影像地方志资料。2018年,参加央视“魅力中国城”节目竞演,史无前例地在央视平台全方位地展示了城市形象,塑造了城市品牌,还重新梳理了城市文化,锤炼了宣传队伍,丰富了文艺创作,提振了文化自信,凝聚了干群合力,荣获“十佳魅力城市”和“年度魅力主题线路”城市荣誉,成为“魅力中国城”城市联盟理事单位,为发展全域旅游开创了良好的局面。联合中国教育电视台举办“诗意中国·魅力永济”诗歌电影季启动仪式,永济成为“诗意中国·诗歌电影”的永久举办地。2019年,联系央视国际频道、纪录片频道、文艺频道、戏剧频道、财经频道免费为永济市拍摄各类宣传节目,青海省果洛州将永济市虞乡镇清华村人陶振华的故事搬上央视“魅力中国城”的舞台,将陶振华的故事作为全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先进典型人物,再一次通过“魅力中国城”平台宣传永济。2020年,联合央视农业农村频道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丰收歌会”,“央视频”以《台前幕后话“丰收”——听“稻”你的声音》为主题,对歌会的台前幕后进行全方位直播,全网总浏览人数达2.5亿人次,连续两天排名央视农业农村节目中心单场直播第一。丰收节前夕,两场歌会在央视农业农村频道黄金时段多次重播,中共中央宣传部主办的“中华第一刊”《半月谈》杂志,把山西永济鹳雀楼“2020年丰收歌会”的照片登在2020年18期的杂志封面,“学习强国”先后10次不同角度推出了“2020年丰收歌会”的盛况,大大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利用央视网“中国质造”栏目全国5亿、海外10亿基础观众群宣传永济,对永济市工业、农业、旅游、文化、非遗传承等进行网上网下、国内国际全方位立体式的报道和展示。

微信图片_20211126100228

2019年,永济市在全国首开先河,广泛开展原创村歌展演评选活动,1000余名农民依次登台唱响村歌,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送上衷心祝福。新华网、人民网等平台相继转载,在全国产生了强烈反响,运城市推广永济经验和做法。创新开办《永济人的电影梦》《天南地北永济人》《我从蒲州来》《魅力中国城  永济百村行》《乡愁永济》等栏目,特别是《永济人的电影梦》反映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的新人新事新风尚,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普通永济老百姓走进荧屏,实现演电影的梦想。2017年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全国66家,山西省仅有2家;2018年组织“魅力中国城”竞演,永济荣获“全国十佳魅力城市”,荣获“诗意中国  诗歌永济”永久举办地。2019年,在由中宣部牵头的“七五”普法宣传工作中,永济市荣获全国“七五”普法宣传先进县市。“大手牵小手”关心关爱未成年人公益项目入选2019年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2019年,全国文明家庭标兵杜德建受中宣部邀请,荣登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观礼台,是运城市唯一一个,也是永济市道德模范建国以来首次登上国家观礼台。微电影《清风芳华》获“我和我的祖国”第二届山西省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优秀奖,是运城市唯一获奖的县市。

惠民利民:让全民共建共享文明成果

“这处管道一拆除,真是解了我们家的大难题,工作人员辛苦了,饿了就到我家来吃羊肉,不要钱。”近期,家住康乐南路的居民刘先生见人就笑,逢人就说。康乐南路的这些废弃管道建设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是永济印染厂架设的供汽设施,南至康乐南路与中山西街交叉口,北至印染厂,管道总长1050米,配套架设水泥墩260个。2018年底,管道设施废置不用,给周边居民生活和出行带来极大不便,成了困扰大伙多年的烦心事。今年,永济市工科局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将此项工作作为重点加以推进,经过多次协调沟通,对废置多年的管道开始拆除,在提升城市颜值,助力永济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同时,彻底解决了困扰居民已久的烦心事,获得群众一致点赞。

文明创建靠人民,建好城市为人民。在创城工作中,永济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首位,将创建工作与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相结合,聚焦环境卫生、道路交通、社会治理等问题,以群众的迫切愿望和根本需求为目标和任务推进实施了一批关乎群众利益、提升城市品质的民生项目,形成各个层级、各条战线整体性体系化推进的格局。市民服务中心在全省首创设立“急难愁盼”窗口,市融媒体中心开办“电视问政”栏目,通过健全体制和舆论监督,切实增强干部的为民服务意识,为群众解决各类烦心事急难事。

文明创建开展以来,各职能部门以“绣花”功夫管理城市,靶向治理市民的操心事烦心事,让文明城市创建成为民心工程。永济市住建局投资151.65万元实施小街小巷综合整治工程,对永济市中心城区6条小街小巷道路进行改造;对废弃电杆进行拆除清理,消除安全隐患;对200多个垃圾箱进行刷新;对滨河公园公益广告柱体进行翻新,标语内容进行更换;对市区的树木进行刷白套红,对绿化带里的花草全部进行了修剪清洗;对工地建筑围档布置公益广告。交通运输局对全市200多个公交站牌进行更换。交管大队对主街道和背街小巷的停车位重新画线,进一步规范城市秩序。文化和旅游局对文化大楼落水管全面进行更换,图书馆增加了文明用语宣传,各景区加大对死角的脏乱差整治,更换文明标志标识牌100余块。医院设置了导医台、志愿者服务站,配备轮椅、雨伞、报架、老花镜等便民设施;所有办公场所张贴“禁烟”“低碳”“节能”“环保”等标签。三个街道对各辖区内沿街破损墙体进行翻新修复,设置文化墙,做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氛围营造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更新更换禁止吸烟、文明出行、爱护环境、文明如厕等文明倡导标识牌匾157块,更换维修检查井盖65块,维修下水道塌陷5处,更换明渠破损盖板70块,修补市政道路220余处,新增无障碍坡道3处,清扫整治公共卫生间11处,清洁并维修公园广场、街头游园健身器材27件、无障碍设施13处。走在街头,整齐干净的道路四通八达、车辆通行有序;风景怡人的涑水河景观带、公园内行人悠闲漫步;夜晚华灯初上,流光溢彩……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宝贵财富,也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极具价值的城市名片。文明的脚步一旦扎根,城市就产生了无限的动力与蓬勃的力量。今日的永济,市容整洁,景色宜人,道德新风浸润心田,文明之花灿烂绽放,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过程中,永济,这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德义、诚信、敬业、奉献”的文明之城正在崛起!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