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网山西11月24日电 前言:
黄河龙门文化根植人文、立足人本、彰显人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深入挖掘黄河龙门文化蕴含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借以激励40万龙门儿女坚定文化自信,延续历史文脉,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尤为必要。我们从河津优美传说文明探索黄河龙门文化的长度、从河津优秀传统文化探索黄河龙门文化的厚度、从河津红色革命文化探索黄河龙门文化的亮度、从河津地域特色文化探索黄河龙门文化的深度等4个维度来探索黄河龙门文化(即河津文化)的内涵、外延和时代价值。
(一)从河津优美传说文明探索黄河龙门文化的长度
锦绣龙门两典故,平地一声响惊雷。
四大八景河山美,天下古庙数高禖。
(二)从河津优秀传统文化探索黄河龙门文化的厚度
文有史圣武虓将,耿都子夏如宾乡。
一代廉吏树典范,三王诗赋永流芳。
(三)从河津红色革命文化探索黄河龙门文化的亮度
革命先驱邓国栋,开国上将志诚忠。
同仇敌忾惩倭寇,强渡黄河建奇功。
(四)从河津地域特色文化探索黄河龙门文化的深度
工商贸易源流长,全国经济进百强。
文旅融合高质量,大展鸿图铸辉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今天,深入挖掘黄河龙门文化蕴含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借以激励40万龙门儿女坚定文化自信,延续历史文脉,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尤为必要。
河津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市西北隅,地处黄河、汾河两条母亲河交汇的金三角,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远古之时为皮氏部落,禹时为冀州之域,夏、商、周相继建方国皮氏、冀、耿、韩。夏时殷侯灭皮氏,商祖乙将耿地封于其弟祖丙,冀、耿、韩于春秋先后归晋,战国为魏皮氏邑,秦置皮氏县,新朝改延平县,东汉复为皮氏县,北魏改龙门县,先后为高凉郡、龙门郡、泰州治,唐武德析置万春县,贞观并入龙门县,宋改河津县,1994年撤县设市。
黄河石门
黄河龙门文化根植人文、立足人本、彰显人和。广义讲,黄河龙门文化是河津历代各种文化的凝练总结,它囊括了古代以来,尤其是禹凿龙门以来,发生在河津境内的物质、制度、习俗、精神等层面的具有文化蕴涵和价值的全部成果;狭义讲,黄河龙门文化是河津的特色文化,它的深邃内涵就是由大禹精神和鱼跃龙门精神熏陶培育、历代河津人传承升华的“勤劳睿智、明理尚贤”的河津品格;“质直好义、崇德向善”的河津情操;“坚韧不拔、乐于奉献”的河津气质;“开放包容、求新图变”的河津胸怀;“忠诚善谋、爱国尽责”的河津担当;“争强好胜、勇为人先”的河津精神,是黄河流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我们从河津优美传说文明探索黄河龙门文化的长度、从河津优秀传统文化探索黄河龙门文化的厚度、从河津红色革命文化探索黄河龙门文化的亮度、从河津地域特色文化探索黄河龙门文化的深度四个维度来探索黄河龙门文化(即河津文化)的内涵、外延和时代价值。
从河津优美传说文明探索黄河龙门文化的长度
河津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早在300万年至1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活动。考古专家曾在这里挖掘出许多旧石器时代的动物化石、新石器时代的石球、石斧、石饼和红陶、灰陶、彩陶等,距今一万年前至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即前仰韶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在河津发现的这一时期文化遗址就达十多处,说明人类很早就在这里繁衍、生存和活动。
远古时期的女娲抟土造人,皮氏鞣皮制衣,特别是禹凿龙门以来,黄河哺育着河津先民,孕育了厚重的根祖文化。其中最主要的代表是“锦绣龙门两典故,平地一声响惊雷;四大八景河山美,天下古庙数高禖”。其中“锦绣龙门两典故”指的是禹凿龙门和鱼跃龙门;“平地一声响惊雷”指的是禹凿龙门后的“禹门三汲浪,平地一声雷”;“四大八景河山美” 指的是河津境内的“邑中八景”“龙门八景”“麟岛八景”“午芹八景”;“天下古庙数高禖”指的是河津高禖庙。
禹凿龙门。“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诗仙”李白只用寥寥两笔,就在“昆仑”“龙门”的震荡声中,展现了“西来”黄河的无限声威。“龙门”二字在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已经出现,“龙门”作为特指名词,最为著名的是《尚书》中的《禹贡》篇。在《尚书·禹贡》中有两处提到龙门,一是“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意思是进贡的船只从积石山附近的黄河,到达龙门、西河。二是“导河积石,至于龙门。”意思是大禹疏导黄河,从积石山开始,到达龙门。可见“龙门”一词出现伊始就与大禹不可割舍,从战国到西汉初期,禹凿龙门的说法已经广为流传。
大禹治水
河津的龙门是4100年前大禹凿开的“龙门”。据地质专家考证,龙门形成于3000万年前第三纪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和200万年前的地壳运动。那时,自然形成的河道十分狭窄,浩荡的黄河水下流不畅,泛滥成灾。于是大禹率领先民经过四年苦战,终于将狭窄的山口开凿成现在的龙门,从此,河水畅通无阻,流向大海。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龙门为禹所凿,广八十步,岩际镌际尚存”。大禹当年凿开的“龙门”,形如门阙,大禹亲自命名为“龙门”,两岸岩石上镌凿的遗迹至今犹存,与《水经注》的记载相符。
黄河从青藏高原俯身跃下,滋养了河套地区,在黄土高原沾上了一身风尘,行至中游,撞吕梁山后便乖乖向南进入晋陕峡谷。禹门之上,黄河左襟吕梁,右带高原,看似在这回环曲折的峡谷中“收束性子”,实则却是在暗中积蓄着澎湃的动力。从龙门向北五公里处有石门,石门是万里黄河最窄的峡谷,两峰对峙,形势险峻,最窄处仅38米。再往北直达孟门、壶口,龙门、石门、孟门合称晋陕大峡谷“三门”。龙门也是黄河冲出峡谷,走向宽阔、坦荡的起点。龙门以北是地势狭窄、两峰并峙造成的湍急、凶险,一出龙门,则平坦、开阔,容姿也温和、平静很多。
龙门古迹还有禹王洞、鸽子庵、梳头启、错开河、大梯子崖、石门等,汉代禹门口东岩曾建有“大夏禹王庙”,为全国七祠八庙之首。后人为纪念大禹功德,尊称龙门为“禹门”,由于禹门是秦晋交通要冲的古渡口,因而也称其为“禹门口”。全国现在有12个地方以“龙门”冠名,但只有河津的龙门有“龙门”“禹门”“禹门口”多重称呼,是由大禹所凿,是正宗龙门。
鱼跃龙门。禹凿龙门成就了“鱼跃龙门”的传说。这一传说最早见于东汉辛氏《三秦记》,书中记载:“龙门山,在河东界。禹凿山断门,阔一里余。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遂化为龙矣。”这一神奇传说的大意是:大禹凿开龙门后,大江大海的鲤鱼闻讯逆流而上,争相跳跃龙门,跳过的化而为龙,到达理想境界;跳不过的养精蓄锐,来年再跳。鲤鱼在争跳龙门中,先驱以自己的脊背作跳板、作阶梯,让后来者借力一跃而跨越龙门。这种拼搏精神、争先精神、人梯精神、团队精神、牺牲精神、奉献精神,孕育了“争强好胜,勇为人先”的河津精神。河津成为龙的故乡,河津人成为大禹传人,并衍生出绚丽多彩的龙门文化。
随着鱼跃龙门传说的流传,故事中金榜题名的情感意味逐渐被提炼出来,用于形容士子被人赏识。最早见于《后汉书》中李膺的事迹,东汉灵帝时,宦官与士人的党政使得朝政混乱,而李膺的气节为人敬重,士人都以能与他相交为荣,称为“登龙门”。另外还有西晋王衍,家族世居要职,满朝官员为其马首是瞻,他本人又极善清谈,为后进士子所仰慕,《晋书》称其“朝野翕然,谓之‘一世龙门’矣”。南朝任昉,“任彦升甲部阙如,才长笔翰,善辑流略,遂有龙门之名,斯亦一时之盛。”这一时期以九品中正选官,在位者的提携十分重要,所以“登龙门”更多地是表现上位者的权力。隋唐之后科举制度建立完善,鱼跃龙门的故事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唐代李肇“旧言:春水时至,鱼登龙门,有化龙者。今汾晋山穴间,龙蜕骨角甚多,人采以为药,有五色者。”唐末道家著作《无能子》记载了鱼跃龙门的传说“河有龙门,隶古晋地,禹所凿也。悬水数十仞,淙其声雷。然一舍之间,河之巨鱼,春则连群集其下,力而上泝。越其门者,则化为龙,於是拿云拽雨焉。”可见在科举制之前的鱼跃龙门与大禹密切相关,之后则倾向于强调龙门本身的机制性作用。2000年8月,国家邮政局依据这个传说故事,设计发行了《小鲤鱼跳龙门》特种邮票,并在河津举行了首发仪式。2009年5月,“鱼跃龙门传说”和“大禹治水传说”均入选山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小鲤鱼跳龙门》特种邮票
“平地一声响惊雷”指的是“禹门三汲浪,平地一声雷”。黄河全长5464公里,绝大部分的流域都是比较“安静”的,但是在河津龙门这个地方,黄河却发出了一声又一声的怒吼,河津的龙门位于黄河“晋陕大峡谷”的南端出口,该大峡谷是黄河干流上最长的一道连续峡谷,它将山西和陕西一分为二,所以被称为“晋陕大峡谷”。峡谷北起内蒙古自治区的托克托,经过山西省河曲县后向南急转弯,然后一路穿过山西保德和陕西府谷,向南一直延伸到河津的龙门。晋陕大峡谷的落差也非常大。在内蒙古的托克托,峡谷的谷底高程超过了1000米,但是到达禹门口的时候,谷底高程竟降到了400米以下。如此巨大的落差,注定了峡谷内的黄河流速将会非常湍急。此时的黄河河水是东西走向的,但是在晋陕大峡谷里,黄河河水却突然来了一个急转弯,由东西走向急转为南北走向,随后黄河河水便直接切进了黄土高原之中。但黄河是不会急刹车的,奔涌而下的黄河水会在此处形成更加强大的冲击力,随后以极强的冲击力冲进黄土高原,裹挟着大量泥沙奔流而去。对于这种自然现象有8个字来形容:深涧腾蛟,浊浪排空!龙门上游的黄河水流是非常湍急的,但是想让黄河在禹门口发出咆哮,仅仅是河水湍急还不够。
整个黄河晋陕大峡谷,河床宽度为200-400米,在悬崖绝壁的限制下,河水虽然汹涌,但是却较为“安静”。但是当河水到达龙门不远处的壶口瀑布时宽度仅剩下了30-50米,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就好比说一个三角形,从内蒙古托克托开始,黄河河面非常宽阔,但是越接近禹门口,河道越窄,河流的奔涌速度也开始直线上升,作为黄河晋陕大峡谷的出口,禹门口则成为了黄河水的喷发口!根据专家们的水量监测显示,龙门的黄河河水最大流量为每秒21800立方米。三峡大坝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当它开启11个泄洪孔洞后,其泄洪量能够达到49200立方米每秒,此时三峡大坝所带来的声势是无比壮观的。然而一个狭窄的禹门口,其最大排水量竟然接近了三峡大坝泄洪量的一半,实在是让人有些匪夷所思。
奔腾的黄河受到峡谷两岸的悬崖峭壁的束缚已久,在流出禹门口的那一刻,黄河早已是勃然大怒,以雷霆万钧之势,横冲直撞在河床之上。然而仅仅是一道河床,根本无法平息黄河的怒火。所以黄河发出了一次又一次的咆哮,一次又一次地冲撞在悬崖峭壁上,然后缓缓地流向东方。也正是因此,才有了“禹门三汲浪,平地一声雷”的说法。
今天,我们来寻根问祖探龙门,黄河龙门文化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呢?笔者认为:黄河龙门文化的重要意义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开启了先民由生存向发展的重要开端。据说尧舜时代正值冰河时代后期,气候转暖,冰雪消融,致使海平面迅速升高,海水倒灌;古黄河改道从苏北平原入海,淮河淤积,汹涌的洪水淹没了淮、泗流域,沧海横流,洪水泛滥,泰山以西到沂蒙以南至苏北地区成了一片汪洋,天地万物在滔天的洪水中沉沉浮浮。对于当时的情景,《尚书·尧典》中这样描写:“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农田被淹没,房子被摧毁,人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为了免于沦没,只能以木为舟,朝高山土丘上搬。这样一来,正常的生产生活无法进行,只能在洪荒的孤岛中望水兴叹。禹通过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劈山引流的办法,成功将洪水引到大海,消除了中原洪水泛滥的灾祸,改善了先民由生存向发展的重要一步,在他的治理下,咆哮的河水失去了往日的凶恶,平缓地向东流去,昔日被水淹没的山川丘陵和农田露了出来,变成了肥沃的粮仓,成就了四千多年的狩猎农耕、谋生立业。禹顺水性,把握规律,因势利导,改堵为疏,不但制服水患,还使土地变成了肥沃的良田。此外,禹善观天象,察星辰,探寻日月星辰的运行及春夏秋冬的更替规律,制定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历法(夏历)颁行天下,让农民顺应农时,适时播种和收获,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大禹治水
二是为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夯实了根基。我们说“什么是最早的中国”,应该注意两个最基本的前提:第一,要有“国”的形成,要有城郭、文字和冶金三要素的出现;第二,要有“中”的形成,要对周边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吸引他们加入其中,与中国融为一体,造成“大一统”的局面。洪水摧毁了各个部落,以血缘为基础的部落划分被打破,各个部落相互联合,出现了新的组织——城。为了保证自身安全,需要在城的周围建立起墙壁,城作为大型公共建筑,它的出现不是居住形态的自然变化,而是在政治力量的驱使下营建的社会工程。在治理洪水的过程中,大禹创造了“左准绳,右规矩”四种测绘工具。“准”测高度,“绳”量长度,“规”测水平角,“矩”测俯仰角。大禹还创造了刻石和冶金来记录的办法。治水活动本身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禹发挥自己优秀的政治才能,联合各个部族,共同治理洪水,同时协调各部族之间的矛盾,保证洪水治理工程的有效进行。禹在治理水患的过程中,对中原各地的土地物产也有了了解,水患平息后,就划分了青、兖、徐、扬、梁、豫、冀、荆、雍等行政区域,规定了各地的贡品赋税。这样一来,就真正形成了天下归一的大好局面。治水成功使禹的威信空前提高,他不仅通过禅让制成为舜的继承人,更是把原本较为分散的邦国与部落联合起来,结束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社会组织形态,创造了“国家”这一新型的社会政治形态,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早期国家——夏朝,让夏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王为天下共主的时代。因此,大禹既是氏族社会最后一个首领,也是国家的缔造者,还是中国阶级社会的第一任“真龙天子”。
夏代世系表
三是奠定了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雏形基础。大禹治水时,发现龙门山口过于狭窄,难以通过汛期洪水;还发现黄河淤积,流水不畅。于是禹大刀阔斧,改“堵”为“疏”。就是疏通河道,拓宽峡口,让洪水能更快地通过。禹采用了“治水须顺水性,水性就下,导之入海。高处就凿通,低处就疏导”的治水思想。根据轻重缓急,定了一个治的顺序,先从首都附近地区开始,再扩展到其它各地。他以龙门口为起点,将天下分为九州,按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的顺序走了一遍,最后又回到龙门口,彻底掌握了山川地理的形式,控制了从江河源头到出海口的广大区域,有效治理,变害为利,摸清了九州之内的气候土地条件和物产,规定了税赋的等级,规划了进贡路线,促进了交通、商贸、农耕、畜牧业等的发展,大大拓展了中国的疆域,促成了前所未有的大中国局面,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治理体系,可以说奠定了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雏形。后来,禹命各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并将全国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九鼎象征九州,反映了全国的统一和王权的高度集中,显示夏王已成为天下之共主,是顺应“天命”的。大禹把九鼎称为镇国之宝,各方诸侯来朝见时,都要向九鼎顶礼膜拜。从此,“定鼎”成为全国政权建立的代名词,九州成为了代表中国的地理观念,并深深地印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九州山川实证总图(1177年)
四是积淀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大约在4100多年前,中国的黄河流域洪水为患,尧命鲧负责领导与组织治水工作。鲧采取“水来土挡”的策略治水。鲧治水失败后由其独子禹主持治水大任。大禹决定集中治水的人力,在群山中开道。艰苦的劳动,损坏了一件件石器、木器、骨器等工具。人的损失就更大,有的被山石砍伤了,有的上山时摔死了,有的被洪水卷走了。可是,他们仍然毫不动摇,坚持劈山不止。在这艰辛的日日夜夜里,大禹的脸晒黑了,人累瘦了,脚指甲也因长期泡在水里而脱落,但他还在操作着、指挥着。在他的带动下,治水进展神速,大山终于豁然屏开,形成两壁对峙之势,洪水由此一泻千里,向下游流去,江河从此畅通。随着黄河龙门文化逐渐从殷商之际的甲骨文字,到秦汉之际禹凿龙门说法的形成,再到魏晋之际的“登龙门”和隋唐时期的鲤鱼跃龙门,使黄河龙门的说法从产生之初就呈现出历史事件与地理景致合和并现的特点,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禹凿龙门体现了顾全大局、公而忘私的家国情怀,自强不息、敬业奉献的奋斗精神,尊重自然、求真务实的科学理念,利济天下、以民为先的责任担当,实事求是、因势利导的创新精神,安民惠民、敬民爱民的民本情怀等,都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的重要源泉和基石,而鱼跃龙门所包含的不畏艰难险阻、逆流而上的勇气和胆识,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也具有特殊的意义。这些黄河龙门文化精神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黄河儿女,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生命力、创造力的重要来源,也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更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
大禹治水
五是生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大禹治水13年,其中开凿龙门就费时4年之久。足见当时打开龙门是大禹治水中最关键、最艰巨、最重要的任务,也是大禹治水的成败所在。《庄子》以极其虔敬的心情记述了禹的丰功伟绩,颂扬了他坚忍不拔的意志,记述禹亲自操橐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禹,大圣也,而形劳天下也如此”。意思是说禹为了制服水患,不辞劳苦,亲自拿着工具,带领众人兴利除害,同人民一起风里来雨里去,奋斗在治水的最前面。艰辛的劳作使得他形容憔悴,大腿瘦得没什么肉了,小腿上的汗毛也都磨光了。禹就是这样一位含辛茹苦,解救苍生的圣人。因为长期在外治水,禹无暇顾及妻子和家庭。据说,他才刚刚新婚第四天,就出发去治水了,这一去就是十年,中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第一次经过门口时,他听见自己的儿子呱呱落地了,妻子由于分娩的痛苦正在大声呻吟。手下劝他进去看看产妇婴儿,他怕耽误治水,没有进去。第二次路过家门,听见儿子咿呀学语,挥着小手叫父亲,禹向妻儿远远地打了个招呼,含着热泪离开了。第三次经过家门口,孩子长到十多岁了,跑过来拉着父亲的手往家里拉,他爱怜地抱起儿子,亲了一下,叫儿子告诉母亲,治水忙,没空回家,又匆匆离去了。他三过家门而不人的敬业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治水的人。他这种舍家为国,公而忘私的高尚精神至今被人传颂。这种百折不挠、任劳任怨的非凡品质,坚韧不拔的卓越意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龙门文化的基因。
大禹治水
来到河津,必然绕不过华夏民族的最重要的心理地标之一——龙门。从心理愿景看:龙门就是天下鲤鱼都爱去,一跃便能化龙的地方。 “成龙”的愿景亦成为历代文人士子争赴科举,期盼一举得中,报效家国天下的念想。龙门可算得上是古时读书人的精神支柱。随着龙门蕴含的文化意味日益丰富,尤其是鲤鱼化龙的吉祥寓意形成之后,“龙门”作为地理景观不再是秦晋的专属,而是渐流南北,以各种形式出现在中华文明辐射所及的各地,形成一种全民族的文化意识,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标识和地理坐标;从承载方式看:在全国各地都有以龙门为名的山脉山峰、河流溪涧、乡镇村落、风景名胜,大禹庙也遍布各地;从传播路径来看:呈现出缘起于秦晋后首先扩散至黄河流域,而后流布至长江以南,最终辐射东亚地区的三个阶段。古玩市场上曾出现一枚日本江户时代(1603年—1867年)铜镜,背面刻鲤鱼跃起于河的图景,并大书龙门二字。现在日本仍保留着在端午节时放鲤鱼旗,祝愿男孩茁壮成长、坚强勇敢的习俗。古代朝鲜半岛长期以来使用汉字,世宗大王时组织学者造谚文,中国的龙门在这里也衍生出了特指词语,如:登龙门,意为踏上仕途;鱼跳龙门,表示考试合格或突破关卡。可见,即使语言不通文字不同,作为文明载体的龙门符号也能成为异域对中国最为具象的认知,并且逐渐本土化,形成各自的独到表达方式。
六是确立了在中华文明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龙门是“古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战略要地,也是华夏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龙门历来是军事战略要地。龙门位于秦晋交界处,水急势险,黄河跨度极小,是通往大西北的咽喉要道,古称龙门天堑,为历代兵家必争的军事战略要隘。东周时设“龙门关”,是三晋八大军事要塞之一。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是秦晋交战的主战场,军事上的大博弈。隋末李渊占领龙门,渡河西取长安。公元619年,李世民从龙门踏着坚冰过河,全歼刘武周军队。明末李自成率部由龙门东渡黄河直捣幽燕,推翻了朱明封建王朝。这里也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前线,谱写了龙门儿女气壮山河的光辉一页。龙门历来是经济战略要地。龙门为秦晋交通要冲,古称“禹门渡”,春、夏、秋以舟楫摆渡,隆冬则踏冰过河,史称禹门为商贾云集之城,货物集散之埠,其水路由禹门口上行可至陕北、甘肃、内蒙,下行到潼关,并往东到河南灵宝,往西至陕西咸阳、草滩等,往来船只一千多条。春秋战国时期,禹门渡曾经是秦晋之交的通衢要渡。唐宋时的清涧渡、明清时的清涧码头、禹门渡曾经辉煌多年。据史料记载,光绪二十九年(1903),龙门水运码头年粮食吞吐量在500吨以上;民国时期,禹门口运煤船只常年在500艘以上,煤炭吞吐量高达4万吨。民歌唱道:“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九十九道湾上,九十九只船”,正是唱出了河津一带河与山的争力,人与河的较量。峡谷中收束腰身的黄河在抵近禹门处拍岸惊起,经历三处急弯,湍急的波涛跌出禹门,形成如同平地惊雷的禹门奇观。龙门石山屹立于黄河两岸,形如巨门。明代薛瑄游龙门后称之为“山断河出”,黄河由此南流出峡,豁然开朗。龙门历来是文化战略要地。龙门历来是秦晋文化的大碰撞,名副其实的四战之地,东西方向是关中、山西势力的角力;南北方向则是游牧文明与中原华夏文明的对峙。“史圣”司马迁,以独到的眼光对中国历史做出了预判:“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实功者常于西北。”“司马迁线”西起龙门,东至碣石,这是一条农牧分界线,历史上的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便在这里碰撞。后人为纪念大禹功德,汉代在禹门东岩创建了大夏禹王庙,即东禹庙,吸引了古今中外众多游客。大夏禹王庙当时被誉为全国七祠八庙之首,六代“帝王”、八朝墨客和诸多志士学子、游客骚人,纷纷前来瞻仰大禹功绩,饱览龙门壮观,体味“鱼跃龙门”神韵,憧憬锦绣前程。孝文帝、汉武帝、武则天等都曾到此祭祀大禹,隋代大儒王通也曾发出“壮哉,山河之固”的感叹。著名诗人王绩、王勃、李白、杜甫,文学家苏轼、欧阳修,史学家司马光,理学家薛瑄,著名学者顾炎武等文人墨客,都曾登龙门吟诗作赋,流下了不朽的诗联和文章。薛瑄的《游龙门记》对古龙门的壮观作了生动的描述,曾入编高中语文教材。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华国锋、胡耀邦、乔石、李德生、董必武、杨汝岱、郭沫若、谢觉哉等都先后到龙门视察,并留有笔迹纪念。东禹庙春秋有古庙会,十分壮观。庙会春季在暮春三月二十三日,秋季则在三秋九月初一,极为热闹,远近来观者众多,又有陕西、河南、甘肃等省商客助兴。可惜的是龙门东禹庙这处千年胜迹于1942年毁于日寇炮火。2012年春,河津市龙门村仿照汉代大禹庙在龙门村西建造了龙门大禹庙,总体布局和建筑风格既保留原制,又别开生面,以大禹文化为底蕴,融根祖文化、龙门文化、和谐文化、民俗文化等为一体,凸显出龙门人独具特质的人文内涵和一脉相承的精神品格。
古龙门全图(民国初期)
四大八景河山美。正是有了禹凿龙门以后,河津境内才山川锦绣、风光明媚,域内八景,美不胜收,分别有“邑中八景”“龙门八景”“麟岛八景”“午芹八景”,并称为河津“四大八景”。
在河津,可供凭吊的历史遗迹随处可见。徜徉于古耿大地,可以感受禹门叠浪、汾水澄波、红蓼春妍、午芹秋霁、云中烟寺、峪口清泉、疏属晴岚、平原夕照“邑中八景”的异彩纷呈;拜谒“大禹庙”,可以领略层楼倚汉、曲栈连云、鸣泉漱玉、飞阁流丹、悬崖挂月、空谷惊雷、秋水归帆、春鳞汲浪“龙门八景”的惊险奇幻;登上“九龙岗”,可以远眺西河画舫、孤云送月、雁塔凌空、倚斗金銮、太华晴峰、汾水秋波、小桥飞凤、原麟叠翠“麟岛八景”的蔚然奇观;漫步吕梁山前,可以欣赏金峰远照、鸦石奇巍、筛崖玉溅、芹谷神泉、清流重叠、白羽争滩、长桥卧波、泊岸村船“午芹八景”的仪态万千。
古耿龙门全图(薛瑄八景诗)
神奇的四大“八景”,都是古中国在龙门的文化标识,它们或属大自然鬼斧神工形成的天然景观,或因了母亲河黄河、汾河和吕梁山麓、三峪泉水相映形成,实属美丽景象的真实写照。每一处景色都让游人有“佳境千万曲,客行无歇时”“一步一景一画卷,移步换景画中游”之感。
天下古庙数高禖。指的是河津高禖庙。高禖庙是全国屈指可数以“高禖”冠名、以根祖文化为内涵的道教建筑群。所谓“高禖”,并非人名,而是上古乞求婚配和子孙繁衍的最高等级的祭祀活动。然史无所定,但毋庸置疑,高禖之神并非专指一人,而是众望所归的一群偶像;其祭祀活动,更是一种内涵丰富、底蕴深厚、庄严而神圣的古文化大典。高禖庙占地一万平方米,其地址在河津连伯村,从地图上看,高禖庙与万荣后土祠的连线几乎与汾河东北西南走向平行,也可见女娲信仰和主要遗迹区与黄河下游区域密切相关。
河津高禖庙
据1976年发现的“乐楼柱子祀”(柏木记事柱,与清嘉庆二十四年碑文异曲同工)记载,写有“乐楼柱子祀”的八角形柏木柱子早已被毁,被曲折保存下来的祀文是:
时夏禹庚辰后土村拜祀
仲康丙寅年诵曰皋庙
商汤丙申大祀祭拜诵曰高禖庙
周名发丁卯仲春祀建乐楼
泄心甲辰年重修
魏黄初三年再此修葺
晋惠元康再此重修
大清嘉庆廿四年己卯乐楼后移三步
按照“乐楼柱子祀”的记述,在夏禹庚辰年,即公元前2067年有一次祭拜活动,这说明距今4000多年前,高禖庙就建于兹土,生活在此地的先民们祭拜高禖的活动已经有了简略的文字反映。自夏朝创建高禖庙以来,商周、汉代、魏、宋元明清、民国历代均有重修扩建记录。自古帝王常祀高禖,以求皇嗣。《礼记·月令·仲春之月》:“玄鸟至。至之日,以太牢祠于高禖,天子亲往。”《汉书·武五子传·戾太子据》:“初,上年二十九乃得太子,甚喜,为立禖,使东方朔、枚皋作禖祝。”东方朔作《皇太子生赋》,枚皋撰《立皇子禖祝》。由此可见,皇家对高禖神的礼拜,是像祭祀社稷一样隆重而虔诚的。
高禖庙古称“高庙”或“皋庙”,蕴涵着中华民族最深的根、最古的源,是华夏文化基因的重要谱系,庙内现存建筑由三进院落组成,主要山门、乐楼、香亭、献殿、正殿、天神殿、结义殿、阎罗殿、三霄殿、五岳殿、高禖宫等建筑。整体布局合理,色彩饱满,木雕技艺高超,各种吉祥图案装饰精美,另有保存重修庙宇碑十三块。正殿大门上挂有“至哉坤元”的门匾上,内供奉四位大神,正中间是女娲娘娘,作为始祖神和媒神被祭祀,旁边一为大禹,被视为夏朝始祖,二为后稷,轿子里面是后稷的母亲姜嫄,传说姜嫄履大迹而生后稷,所以二人被视为周朝的始祖,正殿是高禖庙的主体,历年来香火最为鼎盛。正殿的东、西两侧分别是天神殿和结义殿,天神殿共三间,内供奉道家的神仙赵九郎,传说他掌管天上风雨和雷电,被人间称为天神,结义殿内供奉刘玄德、关云长和张翼德,在东西廊亦有阎罗殿,供奉十殿阎罗,传说其掌管人的生死祸福;三霄殿供奉着三位名字中带“霄”的仙姑,分别是云霄、琼霄、碧霄,她们给天下苍生赐福,同时还有福佑幼儿的神力;五岳殿供奉的是东西南北中五岳大帝,即黄飞虎、蒋雄、崇黑虎、崔英、闻聘大帝。高禖庙在建筑方面最值得一提的便是献殿的香亭和舞台,以及庙中留存的精美壁画。香亭上的四个角下各有一根柱子,二者以斗拱相接,紧紧相连,但奇在这几根柱子并不着地,而是距离最下方的石墩子还有距离,可见建筑技艺之高超。舞台的建筑堪称一绝,舞台之顶亦没有用钉耙来衔接,而是以斗拱结构使其固定,更显飘逸卓绝。
高禖庙献殿
高禖庙内另有世间罕见的古代壁画,创作于清末民初的壁画作品现存510平方米,有158个人物,57幅图,其中,献殿东西两侧墙壁的壁画艺术成就最高。分别画的是大禹开凿龙门、后稷教民稼穑等苍茫古事和高禖之祭盛况。画中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具有很强的时代和地域文化特征,体现了民间画匠高超的技艺。如献殿之东的山墙绘有大禹故事、西边则有后稷故事与之对应,同时西边还另有祭祀高禖情景,加上结义殿的三英战吕布,以及天神殿的天官赐福等壁画,每一壁画主题鲜明,色彩搭配协调,人物、景象的描绘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久视壁画,仿如身临其境。高禖庙的存在,证实了河津是古中国人类生活的早期发祥地。
献殿东侧《大禹开凿龙门》壁画
献殿西侧《后稷教民稼穑》壁画
高禖庙融根祖文化、和谐文化、建筑文化、婚育文化、民俗文化为一体,是中国最早的爱情圣地,千百年来深受海内外游客和信士的青睐,每年农历三月十八(相传为女娲诞辰)、九月十八庙会日,高禖庙要举行盛大的庙会,青年男女在这一天可以自由的相会、相恋,人们对女娲的信仰从婚姻又增加了生殖、求子、祈福等内容。四方香客云集,拔花求子,上香还愿,热闹非凡,台湾道教地母至君团等曾五次来高禖庙寻根祭祖,捐资修庙。2004年,高禖庙被确定为山西省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弹洞之谜
庙不在大,有仙则灵。千百年来,高禖庙有许多富有神奇色彩的传说,高禖庙萦绕着神秘的气氛,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和神话,吸引着八方来客前来观光祭拜。这些传说包括:1、风沙不侵、水浸不塌的奇观。传说庙内有三枚宝珠:避沙珠、避风珠、避水珠。2、弹洞之谜。发生在1938年的抗日战争时期,至今遗迹尚在。3、古井神泉。传为大禹治水是所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4、状元匾。即“人之初善”金字匾额,为乾隆二十六年状元王杰为报答神恩所赠。5、献殿东西内墙壁壁画发光之谜。6、抗战时期,高禖庙的红色暗语。据专家实地考证,抗战时期,高禖庙曾是河津地下党组织与延安革命根据地联络的坐标点。这些传说都为高禖文化增添了诸多神奇的色彩,为高禖庙披上了神圣的光环。
状元匾
只要来到高禖庙的游子,看到庄重慈蔼的高禖神,依然端坐在她当初造人的地方。那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故乡,无论你走了多远,无论你离开多久,她永远在这里,与黄土、与黄河、与岁月一起,等待你的归来。
(作者:李昭阳 中共河津市委副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