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网山西2月16日电(记者 关俊龙 见习记者 杨晶 徐雄飞)近年来,商业银行客群竞争从在校生、白领、蓝领以及农村户籍人口等群体,逐步扩展至小微企业经营者,跑马圈地式的粗放发展过后,各商业银行小微业务也正在谋求转型,探索客群差异化定位、做好早期预警和不良资产处置等理念逐步成为共识,寻找增量赛道成为了各大商业银行共同目标。在此背景下,运城农商银行加快零售客群精细化深耕及获客渠道布局,促进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发展和信贷资产结构调整,在宏观层面促进本土经济的包容性发展。
今年以来,运城农商银行将帮助市场经济主体纾困解难作为一项战略性、牵引性任务来抓,精准支持满足小微企业全流程金融服务需求,多措并举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保障和资金支持。截至目前,全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77.02亿元,较年初新增6.82亿元。
织密服务网络 持续拓宽普惠金融覆盖面
推动整村授信。组织信贷人员积极推动整村授信进程,在“四张清单”信息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营销对接,细分客户群体,全方位、多渠道了解金融需求,深入推进“整村授信”“信用工程”“五个一服务”活动,创建信用村76个,挂牌“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点”218个,“乡村振兴主办银行”荣誉实至名归。立足小微成长,发展“营销”和“授信”两大中心,全员进件、全民营销,专人调查、专业审批,“小微信贷工厂2.0”模式逐步完善。今年累计授信386户1.65亿元,其中授信净增1.48亿元。聚焦“助企纾困”,上线助企纾困贷、乡村振兴贷、社区幸福贷等“八大产品”,精准输出产品举措,及时满足客户需求,全行企业类贷款占比52.76%,全力帮助市场主体稳定现金流、降低融资成本,用实际行动展现了“百姓银行”的硬核担当。
致力简化流程 不断增强金融服务获得感
在账户服务上增效。为深入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方便群众和企业就近办理营业执照登记业务,促进政务服务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运城农商银行依托企业全链通平台、营业执照自助办理一体机等载体,在各营业网点设立小微企业账户服务绿色通道,为新注册登记个体工商户、新开办企业提供业务咨询、网上申请、证照打印、事项代办等“一站式”办结服务,最快半天内就能帮助申请人完成企业开办全部流程,打造了“多点办照”“就近办照”的新格局。
在审批流程上增效。为加快信贷管理模式转型,实现业务办理效率与风控管理水平双提升,利用省联社“晋享贷”一体化作业平台,一改过往有的客户经理作业效率不高、纸质作业填写内容较多、客户需要多次前往网点办理等繁琐问题,实现手机移动办公,电子化线上作业,突破传统网点物理限制,做到了“送上门、一站式”的金融服务。
推进增户拓面 精准帮扶市场主体新发展
开展党建共建强渠道。运城农商银行以“银企对接早春行”、企业家座谈会、文旅项目推介会等银政企交流为抓手,积极落实制定对接计划、共建协议签订、对接责任落实、党建共建内容、业务合作推动、责任落实考核、总结优化提高等七个方面内容,大力推进外联外拓工作,不断拓宽服务市场主体渠道,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力度,在金融信贷资源的“流量”“流向”“流速”上下功夫,进一步探索政银企合作的新途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努力拓宽融资渠道,防范金融风险,变“单打独斗”为“整体联动”,不断丰富信息渠道,实现对市场主体的精准帮扶,推动全市金融工作迈上新台阶。
实行网格化管理模式。运城农商银行将不同区域的小微企业梳理出来,划成一个个管理网格,并明确专人跟进企业服务,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实行“一户一策”,推行差异化金融服务方案,全力当好服务园区、服务企业的“店小二”,打造银企合作命运共同体;全面推行信贷人员考核管理,设定等级考核指标,按月统计、按季通报、按年考核,将等级结果与其岗位工资报酬和业务权限相挂钩,充分激发信贷人员服务小微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