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网山西3月10日电(记者 关俊龙 见习记者 杨晶 通讯员 王波)针对辖区“职业索赔人”投诉频发干扰企业正常经营的问题,近期,盐湖区市场监管局北城所坚持“监管+服务”理念,从四个环节上精准施策,主动破题,积极探索“职业索赔人”投诉处理工作,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大力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切实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
核查环节突出一个“准”字。接盐湖区市场监管局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中心分派的“职业索赔人”的投诉或网络舆情后,迅速安排片区监管人员赶赴现场进行精准核查,查被投诉市场主体的营业证照,看主体资格是否合法,查被投诉的产品,看产品检验报告、生产厂方营业证照等手续是否合法,看产品标签、外包装标识是否规范。
处置环节突出一个“法”字。一方面,按照优化营商环境市场主体免责清单,对产品包装标识不规范或经营行为有瑕疵等轻微问题的经营者,依法采取行政指导等柔性手段,指导经营者按照《产品质量法》等法规要求,及时采取措施改正到位、完善到位。一方面,对“职业索赔人”的赔偿诉求,建议双方协商调解,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走司法途径,特别是对“职业索赔人”滥用投诉举报权利进行牟利性索赔的行为,讲法规、讲情理,旗帜鲜明,严明指正,要求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指导被投诉经营者收集好相关证据,防范“职业索赔人”的追偿行为升级为敲诈勒索行为,将违法线索及时移送公安部门处理,部门联动,从重从快从严打击“职业索赔人”的敲诈勒索犯罪行为。
回复环节突出一个“快”字。在按时办结“职业索赔人”的投诉,并把处置环节的所有书面资料及时存档后,及时将处理情况上报局相关股室,做到“件件有结果、事事有回复”。
监管环节突出一个“预”字。在日常市场监管中,不断增强监管的预见性和“提前量”,对“职业索赔人”投诉频发的食品等行业或领域进行提前研判,制定应对预案,并对“职业索赔人”投诉工作中发现的经营者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广泛宣传法律法规,开展经营提醒、行政指导等,指导市场主体规范自身经营行为,优化消费环境,扎实规范经营的篱笆。
近年来,盐湖区市场监管局北城所在基层消费维权的探索实践中已成功处置“职业索赔人”投诉30余起,有效保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受到社会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