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网山西9月30日电(记者 关俊龙 见习记者 杨晶 徐雄飞)“基层强则国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临猗坚持问题导向,以“讲‘三定’、议权责、转作风、抓落实”活动为契机,用好讲议转抓、转变观念、理顺体制、规范执法、服务群众“五把钥匙”,破解基层治理能力提升难题,努力将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变为服务群众的“最美零距离”。
钥匙一:“讲议转抓”,凸显基层治理“通堵点”亮色。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关要求,临猗县集中地理位置邻近的乡镇,选择其中一个乡镇作为活动点,组织各乡镇党委书记或乡镇长、副书记、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负责人、党群服务中心主任、综合便民服务中心主任等人员齐聚一堂,并邀请临猗县司法局参加,联合开展“讲议转抓”活动。通过三个场次,实现全县14个乡镇活动全覆盖。会议活动分三个阶段:宣讲、观摩、座谈。宣讲会通过梳理历次乡镇机构改革情况,深入浅出地解读什么是“三定”、为啥学“三定”、咋学好“三定”、咋用好“三定”,提高对“三定”的认识。现场观摩中,与会乡镇学先进、找差距,为继续完善基层“硬件”“软件”提供参考。座谈会上,参会人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针对机构运行中出现业务对接不到位等堵点难点,临猗县委编办、临猗县司法局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一一进行认真细致解答,重点分析机构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乡镇执法热点难点问题、运城市委编办飞行检查中存在的问题,为乡镇机构职能的有效发挥提供了重要指引。
钥匙二:转变观念,提升基层治理“同心圆”成色。构建科学规范、运行高效、权责一致的乡镇机构职能体系,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是乡镇机构改革的总目标。通过座谈了解,乡镇机构运行普遍存在“穿新鞋走老路”,县乡工作对接不顺畅等问题。从机构改革层面看,虽然形式上规范了机构设置、下放了基层站所、合并了行政村落、充实了基层人员、下沉了编制资源、优化了便民服务等,但工作衔接、融合上还有很大差距。主要原因还是乡镇人员思想观念未彻底转变或部分人员存在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思想。只有坚持党的领导,用新理论新思想武装自己,克服懒惰心理,寻求观念突破,打破固化思维,不断学习新本领新技能,才能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做到上下贯通、执行有力。比如:原派驻的民政所机构、人员、业务均已下放乡镇,整合到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原“七站八所”的业务实行窗口化办理。这就促使原来岗位的人员除了办理民政相关业务外还要兼办其他业务,只有通过多元化学习,才能达到新时代要求。
钥匙三:理顺体制,彰显基层治理“一盘棋”本色。统一设置“5办1站2中心”,是以“大部制”的组织架构体系构建党委领导、党政统筹、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乡镇反映出的“5办”职能发挥不充分,大量工作通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来体现的问题,关键还是没有把准吃透“5办”的职责,没有认清“5办”与“1站2中心”的联系。从组织架构来看,党政综合办公室着重于统筹、协调、落实职能,制定规章制度,规范工作流程,使乡镇各种事项的办理实行闭环管理。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平安建设办公室)、规划建设办公室着重于提高行政效能。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综合行政执法队)着重于提高行政执行能力。党群服务中心、综合便民服务中心、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站着重于提高服务水平。党政综合办公室负责对口指导党群服务中心业务;社会事务办公室(平安建设办公室)负责对口指导退役军人服务站业务;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平安建设办公室)、规划建设办公室根据县级职能部门下放服务事项,负责对口指导综合便民服务中心业务。“5办”上面对应县级职能部门,下面管理“1站2中心”,是上传下达、统筹协调的“神经中枢”。乡镇设置的“5办1站2中心”组织架构,改革和完善了基层管理体制,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钥匙四:规范执法,突出基层治理“法治化”特色。“一支队伍管执法”是乡镇机构改革的难点和硬骨头,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组建时间不长,执法人员虽然已配备,但表现出的岗位不专,业务不精、能力不强等问题成了基层执法工作的“中梗阻”。乡镇执法人员一人多岗现象普遍存在,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的专职执法人员难以保障。多岗在身容易导致对待工作疲于应付,不深入研究、不潜心钻研、不静心学习,进而造成业务不精进、能力提升慢。从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政策来看,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人员的组成是专兼结合,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的行政人员应为专职执法人员,其他行政人员及事业人员可为兼职执法人员。安排工作时,应做到科学合理,避免人员闲忙不均,形成能干的人任务多,想学但没空学,能力较弱的人任务轻,能学但不想学的“畸形”工作模式。兼职执法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应合理调配时间,做到顺势而为、灵活处理;树立好学之心,做到善思笃行、知行合一,不断在“传帮带”中汲取精华,提高“实战能力”,提升执法水平。
钥匙五:服务群众,擦亮基层治理“心连心”底色。乡镇行政事业人员实行分类管理,统筹使用。在日常工作中,乡镇党政办公室与党群服务中心交叉工作往往较多,使得多数人认为这两个机构是一回事。由于乡镇行政事业人员统筹使用,行政人员较少,事业人员往往兼职辅助行政股室工作,给大家造成行政内设机构和事业单位职责交叉的误解。说到底还是没有弄懂行政内设机构与事业单位的权责关系。党政办公室是行政内设机构,党群服务中心是事业单位。行政内设机构主要履行行政职责,事业单位服务于行政内设股室,起辅助作用。这就要求在履职时,先学深悟透“三定”规定,明确行政内设机构和事业单位的职责边界,根据工作性质及时转换自身的角色定位,不因落实党政办公室行政事务工作,就误认为党群服务中心机构形同虚设。无论是党政办公室还是党群服务中心,归根结底,都是乡镇党委领导下的为民办事服务机构。作为基层工作人员,要牢记为民服务理念,拓宽为民服务内涵,搭起为民服务“连心桥”,增强为民服务真本领,全面提升知责强责和履职尽责能力。乡镇党委政府要清醒认识到基层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补齐机构运行中的短板弱项,建立健全基层治理长效工作机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体制机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