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万荣胡村:“党建+6+”撑起集体经济“致富伞”

2025-11-12 10:28:58 来源:记者观察网

记者观察网山西11月11日电(杨晶)近年来,万荣县胡村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创新实践“党建+6+”模式,以香菇特色产业为突破口,通过多元主体协同、资源优化配置、利益紧密联结,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范式。截至2024年底,村集体经济组织总收入达到36.86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占比高达99.97%,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根本转变。

“6+”发展模式:构建共建共享新机制

胡村地处万荣县皇甫乡北部,全村辖6个居民组、322户、1192人,拥有耕地3800余亩。面对传统产业结构单一、发展后劲不足的困境,该村以2020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成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并确认成员1043人,为集体经济发展奠定制度基础。在此基础上,胡村创新实践“党建+6+”模式,即“政府+村集体+企业+基地+农户+脱贫户”推动集体经济有序发展。

政府引导:资源整合,破解资金难题。在胡村香菇产业发展中,政府通过资金统筹与资源整合两大核心举措发挥引导作用,为产业起步提供关键支撑。首先,政府牵头统筹整合资金,将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领域的专项资金进行集中整合,有效破解了以往资金使用“碎片化”的问题,成功实现“资金变股金”的转化,为产业发展注入核心资本。其次,政府推动跨区域资金整合,12个村共整合资金3200余万元,通过“资金整合-股份转化-效益共享”机制,集中建设标准化制棒车间、出菇棚、养菌棚等基础设施,最终打造出集生产、加工、仓储、包装、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香菇产业园区,为产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搭建了坚实平台。

村集体主导:统筹协调,把握发展方向。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充分发挥核心枢纽作用,统筹整合土地、政策、资金等关键要素,构建“村集体+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通过建立健全民主决策、财务公开、资产监管等制度体系,确保产业发展方向不偏、决策科学、运行规范。这一实践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如何发挥主导作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企业运营:专业管理,提升市场效益。创新采用“村集体控股+专业化运营”模式,由三村联合成立山西华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运行。公司专注菌种研发、菌棒生产、种植管理、加工销售全链条业务,实行统一生产技术、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品牌营销的“三统一”管理模式,建设规模化、规范化香菇种植示范基地。这一机制有效解决了集体经济组织市场经营能力不足的普遍性问题。

基地生产:标准建设,保障产品质量。建立“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技术规程、统一质量监管”的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规模化、规范化香菇种植示范基地。通过专业化生产管理和全过程质量管控,确保产品品质稳定可靠。这种标准化生产模式为农产品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提供了实践路径。

农户、贫困户参与:利益共享,实现共同富裕。创新建立“多元参与、多途径增收”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承包经营、基地务工、参与种植等方式,引导农户深度融入产业链。“以前在家门口找不到活,现在在香菇基地务工,一个月能挣2000多,日子踏实多了!” 村里的脱贫户感慨道。目前该机制已带动就业200人,实现户均年增收2万元,形成了“产业带动就业、就业促进增收”的良性循环,为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图片1

党建统领:筑牢坚强组织保障

建强组织体系,发挥党员示范引领。坚持“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创新成立香菇产业党支部,设立6个功能型党小组,构建“乡党委-村党支部-产业党小组”三级组织体系。通过实施“立牌亮相、设岗亮责、公开亮诺、评比亮绩”四亮机制,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5名党员带头建设示范棚15个,通过现身说法、实地指导、结对帮扶等方式,带动群众投资建棚31个。这种“党员带头示范、群众跟进参与”的工作方法,有效破解了产业发展“开头难”问题。

完善制度体系,规范运行机制。建立健全“领导小组统筹决策、股份经济合作社具体执行、村民代表大会监督审议”的三层治理架构。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集体资产处置程序,实行收支定期公开,确保集体经济在阳光下运行。

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与链条延伸

规模化发展,提升集聚效应。采取“试点示范、逐步推广”的发展策略,通过党员干部先行先试,自筹资金建设示范棚,有效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目前已成为省级乡村振兴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培育新型经营主体3个,产业集聚效应持续增强。

链条化延伸,增强增值能力。在稳固种植环节基础上,积极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通过“招商引资+政府投资”双轮驱动,规划建设分拣仓储设施,引进深加工项目,大力发展服务经济,积极探索康养产业,不断拓展增值空间。

图片2

发展成效:多维突破与质效提升

集体经济实现质的飞跃。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实现跨越式增长,从2021年5.69万元提升至2025年31.5万元,年均增速超40%。经营性收入占比持续保持高位,表明集体经济已建立起稳定可持续的收入结构。香菇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转型升级,2025年9月产业收入已占比达88.8%,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这种“聚焦特色、做精做专”的产业发展路径,为同类地区产业选择提供了借鉴。

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通过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普通农户、脱贫户等群体深度参与产业链各环节,既能通过务工获得稳定工资,也能通过承包经营、入股分红分享产业增值收益,真正打破“少数人受益”的局限。最终实现了集体经济壮大与农民收入增加的同频共振,推动全村在发展中缩小收入差距,朝着“家家有增收、户户能致富”的共同富裕目标稳步迈进。

下一步,胡村将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深化产业升级,扩大标准化生产基地规模,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二是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三是拓展多元业态,积极培育乡村旅游、康养休闲等新产业,构建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

【责任编辑:田文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