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网山西9月8日电(记者 关俊龙 见习记者 杨晶 徐雄飞 通讯员 赵波)今年以来,永济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延伸服务链条,全面打造市镇村三级为民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就近跑一次”“服务零距离”改革,实现企业群众办事“零距离”。
一是高效完成事项划转工作。对照156项县级基本目录,结合“四级四同”目录内的行政许可事项,梳理出55项事项需划转至永济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其中基本目录内40项,“四级四同”目录15项,梳理出3项事项需退回原单位,其中农业农村局、林业局、能源局各1项。
二是打造电子政务便民地图。将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以及各村社区的便民服务点,在大家常用的电子地图APP上进行添加录入,方便群众可以打开手机就能轻松查看到便民服务点的具体位置,更方便快捷地就近办理各项业务、享受便民服务,切实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三是深挖“市镇村三级智慧联动平台”优势。聚焦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业务办理中的难点症结和先进经验,充分发挥市镇村三级平台作用,围绕便民服务事项业务办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开展学习、交流、培训,不断提高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
四是将27项行政职权下放至镇(街道)行使。根据《山西省乡镇(街道)权责清单参考目录》,按照“成熟一批,下放一批”的原则,将27项行政职权下放至镇(街道)行使,纳入《永济市镇(街道)权责清单目录》。同时,根据《国务院关于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47号),将“受委托征收社会抚养费”等4项行政职权事项取消。
五是将17项直接面对群众的小食品、小摊点、医保等事项授权镇(街道)大厅直接办理。按照“实际需要、宜放则放、成熟一批、赋权一批”的原则,首批将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基层迫切需要的食品小经营店、医保、社保等17项政务服务事项充分赋权到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办理,满足群众就近办理需求,切实将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
六是优化提升7×24小时自助服务区内容。成立专业巡查队伍,对24小时自助服务区设备进行不间断巡查,做好情况处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门口人脸识别系统下,增加10cm脚台一个,方便部分有需求的群众可以正常使用。同时,张贴温馨提示,公布免费帮办电话及24小时服务电话,为群众提供更暖心的服务。
七是创新推出项目推进全生命周期2.0服务模式。在“一项目一清单一方案”基础上,为每一个重点项目聘任一名“首席审批官”,整合立项、规划、建设、环评、竣工验收组成“项目组”,通过“全代办+项目组”,找准政策制定的目的性,把握灵活执行的边界,将应该办而又“行不通”的工作,变成“行得通”,助力重点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
八是与1026家兄弟县市签署了“跨省通办”合作协议。涉及30个省市,最多可实现通办各类事项7405项,涵盖户政、医保、社保、残联、车管所等多个部门多个事项,开通3大“跨省通办”网上办理系统,有效解决了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多地跑”“折返跑”等问题,切实提升了政务服务水平和人民群众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