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构建三大体系 扣紧五个环节 | 河津市财政局绩效管理迈上新台阶

2022-12-09 17:47:05 来源:记者观察网

记者观察网山西12月9日电(记者 关俊龙 见习记者 杨晶 胡科杰 通讯员 周振龙开展重点项目事前绩效评估试点3个,项目总金额1.67亿元;实施绩效目标管理单位178个,金额30.55亿元;实施绩效监控项目2200个,涉及金额67亿元,涵盖所有预算单位;实施财政重点评价项目30个,涉及金额1.95亿元。今年以来,河津市财政局锚定“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预算绩效目标,高点定位、统筹推进、规范管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注重结果导向,三大体系强化精细约束。一是构建坚强有力的改革推进体系。按照“全面推进、突出重点,科学规范、公开透明,权责对等、约束有力”的原则,构建“财政部门牵头组织、主管部门和预算单位具体实施、社会各方参与监督”的改革推进体系,推动绩效管理贯穿到资源配置的“最后一公里”。二是构建系统完备的绩效管理制度体系。按照“层级配套、功能协调、覆盖到位”的要求,建立完善“1+N”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其中,“1”是指《河津市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施细则》;“N”是指针对预算绩效管理各关键环节,制定的事前绩效评估、事中绩效运行监控、事后绩效评价及评价结果应用等一系列制度办法、操作规程等,共出台相关制度办法8个,确保“工作要求推进到哪里,制度就建到哪里”。三是构建科学规范的绩效指标体系。结合评价项目的不同特点和要求,制定《河津市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参考模版)》,设定了门类齐全、内容具体、覆盖63个部门的分行业、分领域、分层次预算绩效指标标准体系,均可嵌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绩效管理的“标尺”更加精准、质量更有保障。

扣紧责任链条,五个环节促进精准联控。一是事前评估从“无”到“有”。强化试点先行,2022年选择工人文化宫项目、职业中学改扩建项目、煤改电项目3个重点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试点,把事前绩效评估作为申报预算的先决条件,将评估结果作为预算安排的必备依据,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二是绩效目标从“有”到“优”。坚持“谁使用资金,谁编制目标”“谁批复预算,谁批复目标”“谁分配资金,谁审核目标”的原则,明确除涉密项目外,所有的财政预算支出资金都要纳入预算一体化2.0系统,实行绩效目标与部门预算一同编制、一同审核、一同批复、一同公开。未按要求设定绩效目标或绩效目标审核不合格的政策(项目),不得申请预算资金。三是绩效监控从“软”到“硬”。对预算执行情况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进行“双监控”,并把绩效监控结果与年度预算挂钩,推动部门单位及时纠偏,校准方向,改进管理。预算主管部门和预算单位不按规定落实整改意见或整改不到位的,财政部门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同时调整政策(项目)或相应调减项目预算。达不到主要预期目标的,由财政部门向政策(项目)主管部门提出停止实施该政策(项目)的建议,并报请政府收回财政资金。四是绩效评价从“粗”到“细”。建立预算支出“单位自评+财政抽查复核”和“部门评价+财政重点评价”的全方位绩效评价机制,财政抽查复核和重点评价不断扩围、持续加码,推进绩效评价范围逐步实现“项目支出、政策支出、部门整体支出”全覆盖。五是结果应用从“虚”到“实”。将评价结果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与预算资金安排、专项资金分配挂钩。“优”等级优先进入预算安排流程“良”等级与预算部门协商完善后直接进入预算安排流程“中”等级由相关部门或单位修改完善后,按程序重新报送审核;“差”等级削减项目资金预算直至取消项目,确保每一分财政资金都花在刀刃上。

拉高工作标杆,提升精致管理。一是靠前服务。树牢走在前列的进取意识,超前谋划、主动出击,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加强与上级财政部门对接,干学结合,扬长补短,以“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来谋划和推进工作,抢占工作先机,闯出发展新路。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在政府网站、河津风采、今日头条等媒体发表新闻报道和署名文章7篇,大力宣传预算绩效管理,提升绩效管理工作透明度。二是主动服务。俯下身子、放下架子,由指挥官变为勤务员,对预算单位不懂的,现场辅导,协助办理;对预算单位要求急办的,打破常规,提供便利,对部分单位存在的政策把握不准、编制不规范、系统操作不熟练等问题,主动到现场操作,提供快捷服务。三是高效服务。分领域、分部门、分批次开展了全市预算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实务操作培训,参训预算单位159个,参训人员211人。培训以案例解析为为重点,每个单位至少涉及一个案例,各类问题至少涉及一个案例,做到单位全覆盖、案例类型全覆盖。通过老师讲解、学员提问、师生讨论、老师解答,培训气氛活跃热烈。很多学员参加完培训后,感慨地说“财政组织这样的培训,很及时也很必要,我们也终于明白绩效管理的活怎么干了,思想轻松多了。”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