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网山西6月2日电(记者 关俊龙 见习记者 杨晶 徐雄飞)连日来,为了解医院临床科室发展和建设情况,进一步促进以临床专科建设带动诊疗能力、医疗质量、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永济市人民医院院长刘军带领医务科、办公室、医保中心等部分行政科室负责人对各个一线科室进行逐一走访调研。刘军一行先后来到外科、骨科、检验科、重症监护室等进行了调研,对各科室的病人收容、业务开展、环境整治、设备仪器运行等情况进行了实地查看,对发现的一些问题现场提出整改要求,安排专人负责对接和整改后的监督检查。各一线科室负责人从学科基本情况、新技术新业务开展情况、需要医院解决的问题,以及对医院班子成员的意见和建议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
走出骨二科住院病房,“整体大面积的卫生状况改善不小,但是细节把控不够,卫生死角还有很多。”拍掉手上从床架缝隙中摸下的灰,刘军继续说道:“通知总务科科长来一下,现场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以后,每月进行一次卫生大检查,所有的角角落落都必须检查到!要制定量化指标,对卫生员进行考核打分,和绩效挂钩,确保要让医院成为最卫生的地方。”每到一处,刘军首先是蹲下身子对卫生情况进行查看。病房地面、卫生间洁具、窗台门框、床底角落……每一处细节都是刘军关注的地方。在放射科,刘军仔细查看了CT检查室里的卫生,“这些高端精细的仪器是非常敏感的,日常最重要的就是防尘、防潮、防震等几点。仪器就是我们手中的武器,要像部队战士保护手中的枪一样保护好仪器,让它们能够发挥最大的功效,千万不能在为患者检查时‘掉链子’!”针对放射科主任提出的楼道封闭不严、地板存在破损,容易产生灰尘的问题,刘军现场安排办公室和总务科负责人,立即拿出方案,限时进行整改。
调研活动中,刘军始终坚持鲜明的问题导向,着力查找和解决一线科室医用耗材占比指标落实的突出问题和紧迫问题,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认真归纳、分析,对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仔细研究,积极采纳。对能当场解决的予以当场解决;需要多部门协作沟通的,以最快方式联系相关科室协调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明确改进措施、目标要求和完成时限。刘军要求,各一线科室负责人在医用耗材耗占比管控方面要科学统筹、精打细算,针对本科室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责任,对症下药开具“处方”,确保整改取得真效果,在不影响治疗效果质量的基础上,为医院节省经费、为患者节省开支。
永济市人民医院与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唐都医院)签订医联体合作协议是在永济市委、市政府的帮助下,刚刚达成的一项深入合作的项目,是永济市人民医院跨越式发展的一次重要机遇。每到一个科室,刘军都要和科室主任仔细沟通,目前还有哪些新项目打算开展?还有哪些新技术需要学习?要求各科室负责人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列出明细,并且要详细说明,最好的方案是派医生去唐都医院学习培训,还是请唐都医院的专家来医院坐镇指导。刘军要求,临床科室有问题就要提出来,需要检验、功能等医技科室怎么配合,开展什么样的新项目,要积极沟通。功能科等医技科室也要专门派人和临床科室的主任、医生对接,了解他们的需求。要充分利用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唐都医院)的医疗资源、专家帮扶力度,大力推进永济市人民医院各项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提升医疗技术水平,要重点培养科室骨干力量,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推动永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通知器材科,腾出四间房子给总务科,改造成食堂,不能让我们的医生、护士加班吃不上一口热饭。”“通知总务科,马上统计陪护凳数量,要确保最少做到一配一,尽最大可能给患者家属提供好的条件。”“通知护理中心,制定方案,要按照二甲医院标准,成立机动护士队伍”……
大到科室职能调整、医护人员调配,小到病例规范书写、洗衣房洗消程序,一桩桩、一件件,连着三天的调研,刘军跑遍了每一个一线科室,本着能办立即办、办不了出方案的原则,听取科室意见,给医院“把脉问诊”,现场办公解难,给医生“开方下药”,为勾勒永济市人民医院跨越发展的蓝图,奠定下了坚实的基础。